在矿石性质和混汞板条件确定的情况下,操作条件是影响混汞回收率的重要因素。操作人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进料粒度
适宜的给矿粒度为0.42~3.0mm,含微细粒金矿石的磨矿细度可低至0.15ram
二。给矿浓度
降低给矿浓度有利于提高金的回收率。合适的给矿浓度为10% ~ 25%。如与后续操作有冲突,一般以后续操作要求的浓度为准。
三。纸浆的pH值
在碱性介质中,可有效控制矿泥对金颗粒的污染,以利于汞对金的润湿。通常用石灰调节矿浆的pH值,使其pH值保持在8.0 ~ 8.5。
四。汞的使用量
加汞量要合适,量太大会降低汞膏的稠度和弹性,容易造成汞膏和汞的流失;当汞用量不足时,膏状物会变硬,从而降低其抓金能力。第一次镀汞量为15 ~ 30r/m,每隔6 ~ 12h或每班补充一次。汞的补充量一般为矿石含金量的2 ~ 5倍。矿石的耗汞量为2 ~ 9克,处理含砷、锑矿石的耗汞量达10 ~ 15克。总之,在混汞操作中应保持足够的汞,以确保颗粒能被汞板上任何地方的汞捕获。
5.刮汞膏
通常刮汞膏的时间和加汞的时间是一样的。刮汞膏时,停止给矿,冲洗汞板,用专用铁板中的硬橡胶板从汞板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刮。没有必要彻底服用汞膏。实践证明,在汞板上留一层薄薄的汞膏,有利于混汞,也能防止汞板生病。
关键词TAG: 贵重金属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