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经济大变革,加上越来越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给地勘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地勘单位进入了历史上最重大的转型时期。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让广大地质工作者感到地质工作的春天来了。但是,这个春天不是计划出来的,只能靠市场来获得。可以说,地勘单位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战略转折点。随着战略转折点的出现,地勘单位必须尽快提高市场竞争力,以谋求生存和长远发展。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特殊能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核心竞争力具有三个特征:①它是一种竞争资源;②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③竞争对手很难模仿。不同的地勘单位应立足于自身优势、潜在优势或容易培育的优势,根据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特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地勘单位只有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获得核心竞争力。
第一,准确定位,制定策略
定位是设计公司的产品和形象,使其在目标客户心目中占据独特地位的行动。定位要有重要性、优越性、可专利性、可负担性、盈利性、独特性等原则。
一个公司应该为一个产品制定一个独特的销售定位,并且专攻这个定位。每个产品都要选择一个属性,并使之成为这个属性中的第一个。第一位主要包括质量最高、服务最好、价格最合理、价值最高、技术最先进。如果一个公司能够坚持不懈地、令人信服地强调这些职位中的一个,它可能会变得有名,并获得优势。
当然,对于不同实力的企业,第一名的定位并不是最好的。有时,如果你选择第二、第三或第四追随者状态,就有可能成功。同样,单属性定位也不总是最佳选择,双属性定位甚至三属性定位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是,当公司介绍更多产品的优点时,可能会不可思议,失去明确的定位。所以在定位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定位过高、混淆或者怀疑定位等错误。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有很多新业务可以进入(发展),比如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区划、资源损害鉴定等前段时间前所未有的业务。成为市场先行者有很多优势:规模经济、技术领先、拥有稀缺资源、消费者偏好、阻挡后来者、市场占有率高、容易成为市场领导者。根据Urban的研究报告,第二个进入市场的人只能获得先行者71%的市场份额,而第三个只有8%。如果他成为市场领导者,他的领导地位更容易巩固。卡彭特和中本聪的研究发现,在1923年是市场领导者的25家公司中,有19家公司在1983年仍然是领导者,这领先了60年。
为了获得准确的定位,地勘单位必须结合行业细分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为不同的地勘单位定位不同的发展方向。
(1)产业细分
产业细分是企业根据自身战略的需要,通过对行业内部结构的分析,将整个行业的生产领域和市场领域按照某些特定变量进行划分,然后组合成某个业务领域的过程。行业细分可以帮助企业选择有利于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特定业务领域。
地勘单位行业细分的变量主要是客户变量和产品变量(见表1)。
表1 地勘产业细分地区曲调 | 进行全面的调查或研究 | 通过 | 探索 | 水文地质学 | 环境地质学 | 农业地质学 | 工程地质学 | 城市地质学 | …… | 中国土地调查局、省国土厅、县国土局矿山企业...
地勘单位还应注意工业细分中的一些狭窄领域,如煤炭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测井,水文地质中的寻找饮用水等。这些小市场往往能获得高额利润。美国战略规划研究所在研究了数百个业务部门后发现,小市场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为27%,而大市场仅为11%。
(二)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形成的机会(O)、威胁(T)、优势(S)和劣势(W)进行综合分析,对企业环境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找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战略方法。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主要评估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分析地勘单位内部条件的主要因素有:流动资金、人员素质、设备状况、业务来源、探矿权、地质资料等资源因素、管理状况(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能力)、信用程度、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资金利用率、营销能力等能力因素。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主要评估企业面临的威胁和潜在的发展机遇。地勘单位外部环境分析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快速增长、地勘外延扩大、探采一体化等机遇,以及竞争对手增多、用户议价能力增强、与新进入者相比在体制、设备、管理、营销、资金等方面的劣势等威胁。
(三)企业边界和核心能力定位
为了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目前几乎所有的地勘单位都参与或准备参与整个矿业业务(勘探、开发和矿业权运作)和大型地质项目的竞争。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地勘单位如何在这场竞争中取胜?这就必须考虑企业的边界问题,即解决企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
企业边界有纵向边界和横向边界。纵向上,地勘单位要考虑是否投资矿产资源的开发、选矿甚至冶炼,是合作开发还是独立开发,成本和利润如何?或者考虑只做部分勘探工作,如探矿或勘探等。横向上,地勘单位要考虑是否多元化,如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等。,或者干脆做与地质无关的行业,比如餐饮、零售、运输等。
无数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发自己最有可能形成,而竞争对手最难形成的能力,才是正确的方向。地勘单位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出发,思考企业的边界。我们必须考虑单位的方向,我们想要占据的业务岗位,我们计划发展的能力,并绘制未来的蓝图。
怎样才能分析出企业的发展方向?地勘单位要认真分析以下八个问题:行业最重要的经济特征是什么?竞争对手有多厉害?竞争对手最有可能的竞争策略是什么?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前景如何?这个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有哪些发展机遇和威胁?有没有可能发展出独特的能力?如果能回答清楚这些问题,那么企业的边界问题和核心能力定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战略制定
根据行业细分和SWOT分析,结合企业边界定位和核心能力定位,地勘单位可以制定战略。SWOT分析提供了以下四种策略
1.所以战略是依靠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会的战略。目前,与新进入者相比,我国地勘单位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能力,市场机会非常好,应采取so战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资金积累。
2.ST战略是利用企业的优势来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战略。这是地勘单位在矿权经营中可以采取的策略。可以充分利用地勘单位的数据和技术优势,积极争取更多的探矿权,牵住矿业的牛鼻子,从而获得主动权和竞争优势。
3.WT战略是一种克服内部弱点,避免外部威胁的战略。这是地勘单位进行体制改革必须采取的策略。地勘单位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克服制度弊端,才能与以资金或其他纽带进入地勘行业的竞争对手正面交锋。
4.WO战略是一种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的战略。地勘单位可以充分利用新形势下的重大机遇,实现资金的积累、技术的提升、人才的锤炼和管理水平的跨越。
第二,资源重组和能力提升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获取利润。要实现这两个目标,企业必须审视自身的资源并优化配置,才能获得最强的竞争力。
地勘单位有三个突出特点:①它的成立是由行政手段决定的;②其经费由中央预算提供,任务由国家计划下达;(3)其微观管理是一种核算方法。资金用完了就核销,结果免费提交给社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地勘单位的资源配置、组织结构和企业制度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地勘单位属地化后,不再从国家角度进行分工和管理。更严重的是,省内没有分工,直接导致“竞争加剧,不得不接受省内外甚至国际社会的竞争”。缺乏定位和分工,无形中增加了竞争对手的数量和技术难度(对新项目无能)。长此以往,地勘单位将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失去竞争优势,最终难以在市场上立足。为了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地勘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各自的定位进行资源重组。地勘单位的资源重组可分为两类,即人力资源重组和资产资源重组。
(a)人力资源重组
对于地勘单位的资源重组,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重组、配置和引进。地勘单位必须根据定位合理配置人才。合理的人才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善于管理、具有战略头脑和现代管理思想的企业管理人才的集体;二是具有开发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群体;第三,训练有素、合作无间的员工队伍。对于地勘单位,管理集体要尽快认清形势,做好本单位发展的长远规划;科研人员要在产品上下功夫,开拓适合本单位发展的新产品、新项目;员工不能一意孤行。要形成合力,单位领导要尽量使自己的努力与单位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地勘单位要有选择地培养战略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项目管理人才、矿产勘查人才等。根据各自情况,必要时介绍。
(2)资产和资源的重组
在落后的计划经济和生产力条件下形成的地勘单位,大多是按地区划分的,几乎都是综合地质队。即使不是综合型队伍,资质也比较齐全,装备参差不齐。但由于多年的发展变化,每个地勘单位的能力各有侧重,所以管理者必须仔细思考其长期发展方向,对单位未来5-10年的变化有清晰的认识,得出全面细致的结论,并根据结论(定位)进行资源组合。
在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不完善的条件下,地勘单位在产业组织结构上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各市场经营主体采取小公司运作,许多单位甚至分散成个人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没有形成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它的缺点很明显:增加了竞争者的数量;项目运行质量难以保证;很难统一调度资质、实力、技术、质量、资金等要素参与大项目竞争。
地勘单位处于规模小、范围广、规模小、经营散的状态,难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发展,导致大项目接不到,小项目效益差,或接了别人转包的二三手和一些“骨头”工程。地勘单位必须加快战略性资源重组,或组建大企业,推进集约化经营,在资金、资质、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形成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并实现生产经营(纵向)与地勘行业(横向)一体化,或组建专业化的小公司,定位于地勘产业链中具有核心技术价值的小细分领域,以灵活性和高技术竞争力实现持久发展。
资源重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阻力很大。但是,从市场机会到企业机会的转变,只是企业发展的一瞬间。有些机会只能通过资源重组来抓住。地勘单位切不可因噎废食,错失良机。他们必须做好资源重组,发展新的核心竞争力。
地勘单位实现人力资源和资产资源的重组后,可以很好地集中资金、人力和物力,根据各自的细分市场,培训和开发人力资源,购置高新技术设备。拥有高科技设备和优秀人才的地勘单位,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科研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赶上全国乃至世界的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