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体的圈定
在评价矿体圈定数据时,必须注意砂矿圈定的特殊性
(1)除了与原生矿床相同的方面外,砂矿矿体圈定的依据和工业指标也有其特殊性。在冲积砂矿,特别是河流冲积砂矿中,经常使用混合砂或矿砂层指标。混砂指数圈定的矿体包括覆盖层(腐殖土、粘土等。)、含矿层上部的砂、砾石层和风化基岩(含矿层底部开挖的基岩多为风化基岩,一般封闭在矿体中20 ~ 30cm),见图1。矿砂层指标圈定的矿体包括砂、砾石和风化基岩,如图2和图3所示。
图1砂金矿混合砂剖面图。
1-腐殖土;2-粘土;3-砂质粘土;4-沙子;5-砾石;
6-混合砂金矿体的边界;7-钻孔中的取样位置和数量
图2金矿砂层的描绘
1-腐殖土;2-残留斜坡砾石粘土;3-砂金矿边界;
4-浅井取样位置和数量;5-堆积层的边界
图3河流冲积金矿床103线砂层圈定剖面图。
1-砂层、砾石砂层;2-砾石层;3-含金层(品位> 0.04克/立方米);
4-泥巴;5-砂质粘土;6-棕色粘土;7-现代河床砂矿;
8谷砂矿;9阶砂矿;10-冲积平原砂矿;11-江面;12-钻孔
(2)在圈定砂矿矿体时,矿体的边界线一般用直线连接。然而,许多沙质沉积,尤其是河流冲积沙质沉积,往往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呈现出各种曲线变化,如随河床呈弧形变化。简单地用直线连接矿体边界,会造成矿体范围扩大或缩小,不仅影响矿体平面位置的准确性,还会降低储量的可靠性。例如,在石头河子“V”型矿体的400线~ 408线的块段,经生产验证,由于矿体边界的大幅度移动,原用直线圈定的矿体平面面积减少了40%,矿砂量减少了64%(见图4)。因此,圈定矿体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形特征,不能简单采用直线连接。
图4号勘探圈定线对比。石头河子砂金矿五号矿体及采矿空矿体线
1-勘探线和编号;2.通过勘探圈定矿体边界;3-采矿空矿体边界
(3)在采矿船开采的砂金河床中,只有同一艘船开采的同一形态类型的砂金体或砂金体才能形成连续的矿体。
二。储量计算
(1)对于砂矿床,应计算矿体的矿石量、品位、金属或矿物。
(2)沙沉积物中金属或氧化物的含量由淘析品位或化学分析品位计算。金矿石一般按淘洗品位计算,其他砂矿按化学分析品位或淘洗品位计算。
(3)砂矿储量的计算一般采用大重量或松散体积。
(4)河流冲积砂矿和海滨砂矿,矿体一般沿走向呈条带状分布,勘探常用测线剖面法,测线间距远大于测线上的工程距离。当两条勘探线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将两条勘探线划分为一个区块进行储量计算更为合适。例如,图5所示为砂金矿1号矿体的块段划分。
图5砂金矿1号矿体储量计算区块划分
1-勘探线和编号;2-勘探工程;3块范围和数量
(5)当砂矿床出现超高品位时,应根据相关矿产规范的要求,验证勘探阶段的处理及其正确性。应注意超高品位砂矿测量标准和处理方法的特殊性。例如,砂金矿床的超高品位是以单一工程品位来衡量的,而不考虑单一样品的水平;特殊品位值根据成分均匀性确定,其双限为平均品位的2 ~ 15倍(品位变异系数< 20%的矿床取下限,变异系数> 150%的矿床取上限);衡量一个项目是否属于超高等级,是以包含该项目的区块的平均等级为依据,处理也是在项目所在的区块内进行。有两种处理方法:
当超高品位分布不规则时,一般用包含超高品位的勘探线(或区块)的平均品位代替超高项目的品位,再计算区块的平均品位。
三。泥沙沉积品位修正系数
(一)修正系数的确定和应用
用淘洗品位计算储量时,需要测定各种品位校正系数,校正储量,使计算出的矿床储量接近实际情况。各种校正系数的测量和应用条件如表1所示。
表1各种系数的确定和应用条件
(2)各种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
1.松散系数
一般砂矿出具的工业指标都是固体品位指标,但在定级时用的是松散品位(砂金除外),所以必须将固体品位换算成松散品位。当区块和矿区的储量最终提交时,松散的方形品位将转换为真实的方形品位。松散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ks——松散系数;
VS——浅井开挖的松散方体积(以0.1m3容积计量斗计量),m3;
vsh——浅井开挖的立方体积空,一般为0.1~1.0m3
2.洗脱系数
(2)
式中Kt1——淘析系数;
g-有用矿物的基本淘析,g或kg;
G1——检查废砂中有用矿物质的数量,克或千克;
G2-检查尾矿中有用矿物的数量,g或kg。
或(3)
式中Kt2——淘析系数;
G1——通过一般淘洗获得的有用矿物质的量,g或kg;
G2-精矿中有用矿物的量,g或kg。
或者:
(4)
式中Kt3——淘析系数;
c——由化学分析结果换算的重砂品位,kg/m3;
cn——一般淘洗重砂品位,kg/m3;
C1——原矿的化学分析品位,%;
C2——矿物中金属的平均百分含量,%;
t——原始重量,kg;
v——原始体积,m3。
或者:
(5)
式中Kt4——淘析系数;
C3——试样的平均品位,kg/m3;
C4——由原矿和选矿试验精矿的化学分析结果换算的重砂品位,kg/m3。
或者
(6)
式中Kt5——淘析系数;
C5——生产等级,kg/m3;
CK——勘探品位,kg/m3。
3.砾石校正系数
(7)
式中ke --工程检验系数;
b——大于泵筒内径的砾石体积,m3;
V1——测量样品的总体积,m3。
4、工程检验系数
(8)
式中kq --工程检验系数;
KC——等级误差系数;
CG——浅井煤层的平均坡度,g/m3;
CZ——钻孔煤层的平均品位,g/m3;
Kh厚度误差系数;
Hg——浅井平均厚度,m;
Hz-钻孔煤层的平均厚度,m。
5.总校正系数
K=Ks×Kt×(1-Ke)×K (9)
其中k-总校正系数
Q=Q1×K (10)
式中q——校正后的矿物量;
Q1-校正前的矿石量。
(3)分析评价修正系数数据时应注意的问题
1.测量各种修正系数的样本应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根据国家地质总局1977年颁发的《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地质调查采样规定和方法》和砂矿生产数据,总结了各种校正系数的采样要求,如表2所示。
表2不同校正系数样品的取样要求
松散系数与砂的粒度、含泥量和胶结程度密切相关。颗粒越细,含泥量越大,胶结越强,含水量越大,松散系数越小,反之亦然。
淘析系数与沉积物性质、矿物粒度、富集程度和淘析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矿物颗粒越细,淘选工艺越差,淘选回收率越低,淘选系数就会越大。
砾石校正系数因砂矿成因类型而异,因此在河流冲积矿床中测定砾石校正系数非常重要。滨海砂矿砾石少,砾石含量低,系数意义不大。
工程检验系数与勘探技术因素密切相关,如检验项目布置的位置、比较范围的可比性、淘洗方法等。
3.仔细分析淘析系数测定的可靠性。根据生产矿山的经验,勘探阶段获得的淘洗品位一般比生产品位低10% ~ 70%;淘洗级一般比分析级低1.5 ~ 2.0倍。如果淘洗系数有偏差,就很难校正储量。更严重的是,如果淘洗品位过低,容易导致矿区评价出现误差。例如,在一个砂锡矿中,淘选品位首先用于勘探期间的评估。由于淘洗品位与实验室分析结果相差8倍,且未对淘洗系数进行修正,计算出的矿区平均品位仅为224g/m3,金属储量仅为182.8t,因此认为该矿床无价值。若干年后,根据锡矿物的分布特征,通过化学分析对矿床进行了重新评价。其含锡品位由千分之几变为千分之几,金属量达到4918.7t,不仅具有工业利用价值,而且开采后成为所在矿务局的主要盈利矿。据此,在分析评价淘析系数实测数据时,要充分研究制约系数实测值和测量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必要时用化学分析手段检查矿区评价的正确性。
4.当淘析品位接近表中边界指标时,应特别注意松散系数的修正。某砂矿工业品位为100g/m3,但未校正的松散立方体品位为72g/m3,不能满足矿石要求。
5、工程检查系数一般应大于1,若小于1,应进行检查,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在石桂中,各个矿区的处理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如个旧砂锡矿的经验表明,当工程检查系数为0.8 ~ 1.4时,对储量影响不大,不必修正。当工程检验系数超过上述范围时,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果超出上述范围有一定规律可循,储量可用工程检验系数进行修正;如果超出上述范围,又无规律可循,则说明钻探手段无法控制矿体的变化,需要研究矿区内的勘探手段,使用适合控制矿体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