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环境的措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环境的措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环境的措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浅谈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矿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矿山环境问题。一些不合理的矿山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对矿山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诱发了各种地质灾害,破坏了生态环境。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活,也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资源被视为社会繁荣、政权和国家财富的基础。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经济活动正在对包括环境资源在内的所有自然资源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觉醒,对资源与环境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最早的资源和环境保护运动可以追溯到1890年。1920年至1920年发生在美国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20世纪60年代后,资源和环境保护运动再次复兴,并以“绿色革命”为标志,很快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起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了如何使可持续发展更加现实,如何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价值进行经济分析,如何看待生态系统和环境功能的经济地位,如何认识特定经济条件下的绝对生态环境约束等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到了80年代,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主要是针对60、70年代经济学家对资源环境认识的不足。他们强调了资源和环境系统的“宏观”问题。

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问题,很多人焦虑地提出“出路”问题,“地球的出路在哪里?”“人类的出路在哪里?”。鉴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主要的概念和态度:

“反增长理论”或“零增长理论”

这种观点以早期罗马俱乐部为代表。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麻省理工学院的D. meadows等人撰写的《增长的极限》一文。本文通过对人口、农业、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五个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零增长”的论点。

他们认为,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环境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利用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未来10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并提出“除非到2000年人口和经济增长停止,否则社会将超过极限而崩溃”的悲观结论。也有学者提出“环保第一”、“人类回归自然”等。在一些国家,也出现了“环保主义者”等社会组织和“绿党”等政治组织。显然,他们认为经济和技术发展是环境恶化的根源。他们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只关注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经济发展决定论

这种论调也被称为乐观主义,H. Kahn的代表作有《无限制的增长》和美国科学家赫尔曼·卡恩提出的再工业化进程。他们还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环境质量是第二目标,等富裕了再考虑环境。”经济发展决定论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对立起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不考虑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乐观主义者的结论是:地球和人类之间没有危机,人类可以不加考虑地无限发展经济。

(三)协调发展理论

认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对立统一的,是可以协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却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问题的解决增强了经济发展的能力;只要认真对待,采取适当的对策,两者是可以统一发展的。基于这种认识,中国理论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即协调发展观。与当前流行的、全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类正在千方百计寻找消除污染、恢复生态、拯救地球的方法和途径,为创造美好家园而不懈努力。

二。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危害

(一)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危害的理论分析

人文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自然形成的、基本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其中有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因素。比如化学成分正常的净水,空气体,土壤,适宜的太阳辐射和小气候,美丽的绿化,都可以促进健康。但在某些地区,原生环境也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由于地理和地质原因,一些地区的水或土壤中存在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不足的异常现象,影响了当地居民对这些元素的摄入。当人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时,就会引起生物地球化学疾病,也称地方病。人类不仅可以适应自然环境,还可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使环境更加适合人类生存。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称为次生环境。工农业生产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严重污染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使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各种污染物通过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排放到环境中,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这些污染物随空气体、饮用水、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各种有害影响。

中国的矿业活动主要指矿石开采、选矿和冶炼三部分。采矿活动造成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和破坏。比如露天开采等采矿活动对土地的直接破坏,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废物(如尾矿、煤矸石等。)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面积的堆放场地,这就导致了对土地的过度占用和对堆放场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矿石、废渣等固体废物含有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水径流和大气粉尘污染周围土地、水体和大气,影响面积将远远超过废物堆放场的面积和空。恢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二)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矿业发展迅速,每年开采石材总量约60亿吨。另一方面,不当开采造成了地下开采空和矿坑积水,诱发了开裂、崩塌、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并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有180多处,面积达1150km2。有近40个城市发生采矿塌陷,25个城市受损严重。1999年,仅广西就发生因采矿引发的重大地质灾害220余起,死亡157人。此外,采矿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与日俱增。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酸雨成为灾难。粗略统计,全国矿区各类固体废物累计约70亿吨,直接占用和破坏土地17000~23000 km2。当人们关注水和大气的严重污染,积极呼吁防治的时候,全国近28万个采矿活动区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正在呈现出严重的后果,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在隆安县露水河3.7公里的河道上有123艘采金船和130多个采金点。过度无序的开采不仅造成了河床抬高,也污染了河水。同时,下游1600多Bm2农田无法灌溉,龙虎山自然景观也受到影响。黑水河流域有丰富的锰矿资源。近年来,私人采矿蜂拥而至。仅大新下雷、胡涂、硕龙等乡镇在河上游就有100多台洗衣机。排放的矿泥污水恶化了河道水质,严重威胁着沿河32个村庄的人畜饮水。岑溪花岗岩开采每年产生废石170万吨,占地13.4hm2,污染农田70 hm2以上。经济损失超过500万元。另一个例子是云南、贵州和四川省的土法炼硫。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年排放量达26万吨,含硫废渣累计2000多万吨。整个硫磺冶炼区空气体二氧化硫浓度超过国家标准5-50倍,造成pH值3-4的酸雨,导致大面积耕地寸草不生,几十年难以恢复。

三。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百多年的国际矿业发展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三种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即“先开发后治理”。虽然迅速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此造成的环境破坏和为此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惨痛的。“严格环境限制下的资源开发”模式有效地保护了环境,但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矿业的发展;“海外资源开发”模式可以弥补国内资源需求,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需要雄厚的资金保障。中国西部矿产资源开发既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套用发达国家“在严格环境限制下进行资源开发”的后工业化模式,但打开“海外资源开发”之路尚需时日。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走一条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业发展道路——“绿色矿业”。

(一)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

从全球来看,未来矿产资源将供大于求,特别是对发达国家而言,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从矿产资源的可获得性转向对地球环境的保护。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矿产资源的可获得性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初期,仍然需要矿产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大力寻找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撑。与此同时,日益严重的地质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提出了保护地球家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

(二)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将矿山环境成本纳入采矿成本。

本着“谁破坏谁恢复,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将矿山环境成本纳入开采成本。建立绿色矿业成本核算体系。应根据我国的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建立矿山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恢复的标准、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和成本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3)依靠科技降低成本,保护矿山环境。

1.从保护矿山环境的角度,加强地球物质迁移演化规律的研究。

从大范围的时间空,系统地研究地球物质的积累、运动和演化,可以从源头上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的原因,进而提出矿山环境的防治措施。从保护矿山环境的角度出发,加强地球物质迁移演化规律的研究,结合矿山环境保护的实际应用,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将矿山环境保护和产业化研究,确定为优先支持领域。

矿山环境保护及其产业化研究较多,如采矿、选矿、冶炼、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尾矿再利用、土地复垦等。广义上还包括资源替代技术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降低矿产开发利用的成本,还可以保护环境。工业化的某些方面,如尾矿再利用工业化,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理想投资领域。因此,国家应重点支持这些方面的研究,通过科研突破,促进环境改善和经济效益。

(四)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保护矿山环境。

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如法律、经济杠杆、行政手段等。,制定有利于矿山环境保护的矿业优惠政策,确保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矿山环境得到良好保护。特别是要完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依法加强监督管理。特别是要加强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制度。此外,矿山规划设计时,应合理选择排土场、选厂和尾矿库,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不破坏森林和草地,废水排放必须达标。推广采剥复垦一体化工程,不仅可以降低复垦成本,还可以使废弃土地得到及时复垦和绿化。

(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监测体系。

目前,我国矿山环保机构的设置是根据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程度和企业规模大小来确定的。一般大型矿山设立环保部门,中小型矿山设立部门或小组。矿山环境保护人员主要包括:矿山环境保护科研人员、环境监测人员、污水处理人员、矿山企业防尘人员、防护设备抢修人员、矿区绿化人员、复垦造地人员。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矿山安全组织比较完备,成立时间较长。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或修复实践(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理修复技术)

上一篇:论建筑业农民工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