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试区域和测试方法概述
Geevor矿位于英格兰西南部康沃尔郡Landend的Pendeen村和Trewallard村之间。距离最近的商业和工业中心城市彭赞斯11.26公里。这个铜锡矿经过多年开采后于1990年关闭。虽然这个矿的开采时间不详,但在1860年左右达到顶峰,主要生产铜和锡,还有少量砷、铅和锌。矿区海拔60 m,坡面平缓,海岸线侵蚀严重,属海洋性气候。
经过实地调查分析,选择了四块试验田进行研究。四块试验田的特点如下。
试验地块A(地块A):对照地块(未恢复的原矿区土地)。
(1)地表坡度为20° ~ 25°。
(2)表面黑色(含有机物),植物死根多,土壤疏松。
(3)无地表植被。
试验田B(plotB):表土剥离(靠近试验田a)。
(1)1994年,被污染的表层土壤被剥离约15cm。
(2)地表裸露,石粒含量高,黑色(仍含有机质),仍有一些枯死植物的根系,但比a试验田少。
(3)地表坡度为20° ~ 25°。
(4)无地表植被。
试验田C(plotC):用矿物恢复(试验田a旁边)。
(1)1995年采用工业矿物蒙脱石作为改良剂,蒙脱石与土壤的比例为L: 30。
(2)地表坡度为20° ~ 25°。
(3)表面黑色,有许多枯死的植物根,表面疏松,类似于实验田b。
(4)地表植被覆盖率约为50%以上。
试验田D(plotD):核心土壤覆盖层(距试验田a、b和c约50米)。
(1)从1.26公里外的工业城市Penzence运来的核心土壤覆盖了污染土地。
(2)表面坡度为20°。
(3)地表呈黄色,石粒含量高,有机质少,粘粒多,有部分植被,但比c试验田少很多。
二。结果和讨论
对4个试验田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土壤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测试,其中重金属含量和酸碱度是重点。
表1颗粒尺寸分布和石颗粒含量%
颗粒尺寸/毫米
实验场a实验场b实验场c实验场d0.075~0.4
0.4~2
2~4
4~10
含石量(≥10)
15.3328.23
38.34
9.42
5.77
2.91
14.8525.01
33.63
12.70
8.37
5.44
11.2823.93
40.65
12.91
4.26
6.96
7.4311.62
30.26
9.36
18.47
30.28
表2化学特性和重金属含量μg/g
分析项目
实验场a实验场b实验场c实验场d临界值锌
铁
锰
铅
镉
钙
镁
K
pH值
东部中央邮(政)区
1088.6814.79
4186.46
3.89
166.52
0
80.15
35.63
78.16
3.34
227
838.833.39
2160.41
8.06
47.24
0
45.42
29.65
85.17
3.4
122
1021.9312.10
1910.54
46.36
68.47
0.05
2921.25
117.31
142.15
5.26
97
37.747.25
174.54
166.33
28.62
0.1
1515.65
167.48
200.04
6.94
164
130300
500
三
(1)石颗粒含量和土颗粒大小分布。用筛分法分析颗粒的分布特征,结果列于表l,结果表明,覆盖芯土的试验地石粒D含量最高,对照地石粒A含量最低(石粒标准为10cm以上)。
(2)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的结果如图l所示,可以看出试验田D的含水量最低,但仍然适合植物生长。对照田A的含水量最高,达到58.8%,反映排水不畅,重金属离子和酸离子活动强烈,导致土壤污染严重,无植被生长。
(3)土壤化学特性和污染物。土壤pH值和电导率是土壤的重要化学特性。测试结果如表2和图2所示。可以看出,污染土壤呈强酸性,其pH值约为3。未采取任何修复措施的污染地对照地pH值最低;表土剥离和修复措施未能达到修复目的,土壤仍呈强酸性;精心覆土修复技术使污染土地呈中性,效果最佳;以工业矿物为改良剂的修复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pH值从3左右变为5.26。用5:1水土比的淋溶液进行电导率测定,可以看出没有任何修复措施的对照地EC值最大,反映了可溶性盐含量最高。但是所有的EC值都适合植物生长。
图1各试验田土壤平均出汗量
图2铁含量和pH值
图3土壤中铜含量
本研究采用AAS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各试验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表2)。结果表明,A试验田铜污染最严重(图3),超过土壤临界值9倍以上。只有核心覆土技术的试验田没有污染;以工业矿物为改良剂的修复技术可以明显去除铁和铅,但对铜和锌的去除效果较弱,土壤中铜和铁的含量仍然较高。
土壤铁含量是土壤酸度的重要指标,铁含量高的土壤通常呈酸性。对照田A的铁含量最高(图2),所以土壤酸度也最高;表土剥离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铁含量,可以降低到初始值的一半左右,但铁含量仍然较高,pH值较低。核心覆盖技术能有效治理污染土壤,使土壤铁含量和pH值正常。利用工业矿物作为改良剂的修复技术可以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铁。这种方法虽然比表土剥离技术略好,但含铁量仍然较高。通常情况下,实验田C也是酸性的,但它的pH值已经增加到了5.26。这主要是因为改性剂降低了从强酸溶液中去除金属阳离子的能力,增加了h的交换容量,同时也说明使用矿物改性剂可以净化污染土壤的孔隙水,提高pH值。矿物质的高钙含量(表2)也是pH值升高的重要因素。
土壤覆盖和工业矿物处理试验场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植被覆盖率高于其他试验场。使用工业矿物作为改良剂的试验田C植被覆盖度最大,而采用表土剥离技术处理的对照田A和试验田B几乎没有植被。这一结果表明,矿物改良剂可以加速金属污染地区自然植被的恢复。
三。结论
(1)金属矿山污染土壤修复主要包括固定法、去除法和隔离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应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2)铜污染是英国Geevor矿山最主要的污染,土壤中铜含量是临界值的9倍以上。
(3)表土剥离技术可以去除部分金属,但发现该技术处理的土地金属含量仍然较高,pH值较低。只有核心覆土技术处理过的土地才是修复后未被污染的土地,即金属含量低,pH值中性,养分含量较多,但石粒含量较高的土地。用工业矿物修复污染土地,可以明显去除铁和铅,以及部分铜和锌。但复垦土壤中铜和铁的含量仍然很高。这项技术最大的作用是有效降低土壤的pH值,提高养分含量和植被覆盖率。实验结果表明,核心土壤覆盖技术和工业矿物修复技术是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