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矿区和矿床范围内,因规模和调查区域的不同而不同。以下方法一般适用于1 ∶ 20万-1 ∶ 5万测区和大的1 ∶ 1万-1∶5000测区。
一.准备工作
(1)根据图纸和前人的勘察成果,确定剖面线的位置和走向。
(2)在方形纸的右上方,根据剖面线的朝向画一个北向标记,使剖面线的朝向与方形纸的长轴方向大致一致。
(3)根据表1所列要求,并结合测区地质复杂程度,特别是地层厚度,确定剖面比例尺。
表1
(1)在方纸短轴方向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做平面导线图,在下半部(或上半部)做地质剖面图,在剖面地形曲线上画导线的剖面尺。
(2)以该段的起点为1号导线点,将测量绳拉至2号导线点,该导线点位于地形转折处,并在裸露的gall上用铅油标明各导线点的位置和编号,以备检查。用罗盘测量导线(即测量绳)的方位角和倾角(即倾斜角)。平面导线图,根据其倾斜度,画出地形曲线和导线剖面比例尺和比例尺线段。在图纸上标明导线点编号。以上参数在剖面记录表上注明,高差换算。并且高差和坡角应标明标志。在一定距离时,需要用地形图检查累计高差是否有误差。横向距离是沿地形坡度的倾斜距离。从导线点2到3,依此类推。
这种作图方法就是“截面长度投影法”。最终截面长度是平面上截面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连接线长度。它的优点是剖面图和平面图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长度相同,便于平面图和剖面图之间的比较。缺点:剖面图对实测地貌进行了校正,压缩了原实测剖面的长度,所以在绘制时必须进行投影以换算水平距离。多用于室内整理贴图。
另一种作图方法是“截面长度显示法”。也就是说,测量的长度和倾斜角用于直接绘图。这样,截面长度与测量长度一致。其优点是:绘图简单,野外绘图及时,剖面地形与野外相似。缺点:剖面数据与平面图对比不方便,不能用于排版工程,也不能作为平面图的出图。一般其长度大于平面图上的长度,所以一般只用于野外草图,不作为常规图纸。
(3)详细研究岩性,根据岩性划分层位,确定分层位置,根据标尺在剖面上画出分层边界。做一个观察和描述。测量产状要素,在剖面上画出视倾角,标明真倾角,在平面图上相应位置画出走向倾角符号,标明有关参数,对主体构造线的延伸作出适当的推定。
(4)根据导线的倾斜距离,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一般应测量到0.1m。原则上,测量的最小单层厚度为图纸上的1毫米。也可以标记厚度小于这个数字的标记和其他有意义的地层。用不同的彩笔表示不同的岩性。
(5)断层应单独描述,断层带的宽度应在层间注明。
(6)采集的各种标本(岩石、矿物、古生物和重砂),必要时用不同的图例绘制在剖面图或平面图的位置上。各种标本及其编号均在记录单的备注栏中注明。重要地质现象的放大草图或照片,也在备注栏标上编号。在野外记录簿上登记各种标本、草图和照片。
(七)场内楼层号采用统一编号,每个楼层有一个编号。地图上应标明场地楼层号。
(八)重要的居民区、河流、地形制高点、重要地物,应当在剖面图和平面图的相关位置,予以标注。据此,随时用地形图检查断面距离。
(9)野外应经常研究和总结地层单位的划分,研究加积的韵律和旋回,初步确定沉积建造的性质。对于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作用、成矿作用,要经常总结分析。随着工作的进展,要不断完善,切不可回房算总账。
(10)在剖面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剖面上导线点之间的方位角大致不变或尽可能变化不大。
三。室内整理:当天的工作要当天完成。
(1)整理标本、草图和照片,并在正式表格中登记。
(二)正式记录表格中的现场记录。在整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错误,第二天要去实地校对,不能写回忆录。
(3)整理图纸,在剖面地形曲线下1cm范围内绘制岩性模式。逐层换算地层的真实厚度。
(4)记录表上的层序号为汇总的层序号,应与综合地层柱状图上的层序号相对应,其序号应按照地层符号编制方法在剖面图上标注上一层序号,其起点和终点范围应用虚线绘制。
附图1
附表1(封面)
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
地质勘探队
划分团队
矿床
(面积)
号码
地质剖面测量记录表
小扬
或章节号:
简介日期:从年月日开始。
到年、月、日
制表机
检查人员
剖面地质技术
手术负责人
团队间质量技术
手术负责人
1998年的一天。
注意:如果剖面线很短,几条剖面线可以用于一个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