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选过程中,选择的尾矿或清除的泡沫产品通常被称为中矿。一般中矿的品位低于精矿但高于原矿,可浮性低于精矿但高于尾矿。对于中矿的处理,首先要分析中矿的共生情况,研究中矿的可浮性和对精矿质量的要求,然后再决定中矿的处理方法。中矿处理方法的合理与否与选矿指标的提高密切相关。有四种常见的方法:
1.将中矿返回到浮选前端的适当位置。
如果中矿有用矿物已基本解离,则应返回浮选前沿的适当位置。有两种方法:(1)顺序返回,即后续作业得到的一个中等大小的矿石依次返回到前一个作业。有用矿物可浮性差时,为了减少返回重选的金属损失,保证回收率,应减少中矿的重选次数,中矿宜顺序返回。(2)一进一返,即将所有中矿合并在一起,返回浮选前端正常作业。当中矿可浮性好,精矿质量高时,宜一次返回中矿。由于中矿经过多次精选,精矿质量得到提高。
其次,中矿返回磨矿和分级循环。
当矿石中有许多次生体时,最好返回磨矿和分级循环。如果中矿含有从一些单体中分离出来的一些矿石颗粒,它们可以返回到分级操作中。为了增加中煤表面的机械擦洗,它也可以返回磨机。
三。中矿的单独处理
当中矿性质复杂,如嵌布复杂,可浮性与原矿差异较大,且煤泥较多时,如果中矿返回原浮选循环,会恶化整个浮选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中煤应该分开处理。
四、其他处理方法
如果以上方法都得不到好的效果,可以考虑化学方法。但要开展中型矿山的试验研究工作,应根据试验结果,对所用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只有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方案才能采用。
此外,还可以考虑是否可以不经处理出售低品位精矿。
总之,在浮选过程中,认真研究中矿处理方法,选择合理的方案,对提高选矿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般原则,中矿应返回到品位相近的作业中。如果中矿浓度过低或药物含量过大,会影响返回作业的正常进行,则经脱水脱药后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