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已经在实践中得出结论,没有颜色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根据一种物质的这些特性,可以有效地进行分析判断。因为颜色具有吸引力,所以可以追溯到古代和中世纪,根据颜色的深浅来估计一种物质的含量。1852年提出了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定律,即当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显色溶液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即比尔·朗伯定律。1854年,这一理论被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设计出第一台比色计。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造了第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不断改进,出现了自动记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多种类型的仪器,使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基于相对测量原理来分析样品,可用于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机械制造、环境保护、医疗、临床检验、卫生防疫、食品卫生、药品检验、土壤肥料、生物工程、石油化工、农业、林业等化学分析领域的生产、教学和科研中。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