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目的和适用范围
14.1.1目的: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的设备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14.1.2范围:适用于所有从事本工厂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人员。
14.2责任
14.2.1生产管理部负责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14.2.2各车间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工作程序
14.2.3.1的设备归档工作。
14.2.3.1.1根据设备类型建立台帐,并对公司的生产设备进行编号。
14.2.3.1.2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由一人一机完成。生产管理部应编制相应设备的操作规程。
14.2.3.2的设备使用要求
三好
善用: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要超负荷使用。
良好的管理:设备应由专人使用,未经主管许可,不得使用或更改设备。
维修:操作人员应配合维修人员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四次会议
用途:操作人员应学习设备操作规程,经培训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维护:学习并执行维护和润滑规定,保持设备清洁和良好状态。
检查: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易损件,了解正常和异常设备的基本知识,配合维修工进行检查,找出问题。
故障排除:熟悉设备特点,懂得折叠,安装,维护,一般调整,协助维修工排除故障。
四项要求
整洁:工具、工件、附件摆放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线齐全。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污和碰伤,各部位无漏油和积水,并清理垃圾。
润滑:按时加油,油质符合要求,保持油路畅通。
安全:指派人员和机器,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监控异常情况,确保不发生事故。
五大学科
14.2.3.2.4.1使用有操作证(上岗证)的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4.2.3.2.4.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要求加油。
14.2.3.2.4.3遵守设备交接制度。
14.2.3.2.4.4管理工具附件,不得丢失。
14.2.3.2.4.5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检查处理。
14.3设备维护
14.3.1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操作人员负责完成,每天一次)。
设备的日常维护内容:
14.3.2检查(包括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的检查)。)
14.3.2.1班前认真检查设备,合理润滑加油。
14.3.2.2本班应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14.3.2.3,检查皮带和零件是否松动。
14.3.2.4,检查刹车开关是否正常。
14.3.2.5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
14.3.2.6检查零件、机械装置和容易发生故障和失灵的部件。
下班后,14.3.2.7应该清洗和润滑设备。
紧固
检查松动的螺钉并拧紧。
14.3.3.1润滑
根据需要添加润滑油。
14.3.3.2清洁
清洁和擦拭设备
14.3.3.3设备一级维护(生产管理部监督)。
以操作人员为主,在维修工人的协助下,负责完成(每月一次)一级维修内容如下:
14.3.3.3.1设备各部分的维护和更换;
14.3.3.3.2检查,如发现设备有隐患,应及时调整;
14.3.3.3.1设备传动部分的维护;
14.3.3.3.2检查并疏通润滑系统;
14.3.3.3.3检查辅助设施是否完好。
14.3.3.3.4检查仪表是否完好。
设备在14.3.3.4的二级维护(由生产部监督)。
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员为辅(一年一次)。
二级维护内容如下:
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人员配合和协助(也可以完全由维修工人进行)。
二级维护内容技术要求高,维护内容为:
14.3.3.1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并对设备进行部分拆卸检查和维修。
清洁和更换14.3.3.2各主轴箱、传动箱和液压箱的油。
14.3.3.3设备精度测试和设备精度调试。
14.3.3.4检修了电气箱,修整了电路,清洗了马达。
14.3.4定期检查和评估
在14.3.4.1,未能按要求维护的经营者应与经济责任挂钩。
为了定期维护设备,使其在14.3.4.2保持良好状态,管理者代表组织生产管理部和车间主管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14.3.4.3 10-15天由生产管理部会同生产车间对设备进行一次日常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