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商朝,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锡、铜、铅制造出青铜器皿。云南个旧锡矿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
锡及锡合金由于锡质柔软、可塑性强、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易熔、摩擦系数低、锡盐无毒等特点,在现代国防、现代工业、尖端科技和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锡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是锡生产大国。其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锡矿——发展简史
早在公元前3700年,埃及人就开始使用锡矿。公元前1800年,中国就有了青铜制品。中国商代晚期是青铜器的全盛时期,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著名的慕斯武鼎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慕斯武鼎重875公斤,是目前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世界罕见。
云南个旧早在公元前就开采锡矿。自清朝乾隆年间开始,锡业逐渐兴盛,清末民初盛极一时。根据海关记录,从1889年到1939年,个旧出口了300766吨锡。广西和湖南也有悠久的锡生产历史。据悉,宋元时期锡年产量为2321898公斤,其中贺州年产量为878950公斤。大厂在宋代开采白银,清初开采锡。
本世纪初以来,我国一些重要的锡矿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地质调查。比较重要的有:M.Lecrele和J . Deprat 1898-1910年对个旧的调查,丁文江1914年的调查;1934年至1940年,孟宪民等人对个旧进行了1 ∶ 5万至1 ∶ 1万的地形地质调查。1941年,顾等人在个旧老厂进行了一次电法物探试验。1941年至1949年,李四光等人在广西中(山)、富(川)和(县)进行了矿区和区域地质调查。1945年,谢撰写了《关于湘桂交界的抚河中江砂锡矿的札记及我国锡矿分布概况》。孟宪民等。并对湖南香花岭锡矿进行了调查。1936年撰写《湖南临武香花岭锡矿地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适应我国锡工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工作。20世纪50年代,个旧锡矿开始勘探,50年代中期发现一系列大中型砂锡矿床。60年代提交了老厂、松树角等几个原生锡矿的勘探报告。广西大厂锡矿也是1955年开工,以前的人开采劳动和& ldquo有三条小矿脉的露天矿坑& rdquo着手寻找一系列大型而丰富的锡多金属矿床。20世纪50年代,在广西富和中、广东陆丰进行了砂锡普查,很快发现了工业储量。随着1 ∶ 20万、1 ∶ 5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调查的开展和物化探方法的广泛应用,60年代以来不仅在一些老矿区及其外围有了新的发现,而且发现了一些新的锡矿区、锡矿带和新的锡矿开采类型,如80年代确定的滇西锡矿带(其中锡盟等锡矿已投入开发)和80年代发现并评价的第一个大型斑岩锡矿& mdash& mdash广东信宜银燕锡矿。
经过40多年的地质调查和勘探,我国形成了以个旧、大厂、平桂为骨干的锡矿开采工业基地,成为世界领先的锡生产国。
锡-原料特性
矿石锡是银白色金属,光泽强,相对密度7.0,熔点低(230℃),硬度3.75,质软,延展性好。地壳中锡的含量只有2 &倍;10-6 ~ 3 &次;10-6。锡属于亲铜元素组,但在岩石圈上部,它具有亲氧、亲硫的两性特征。锡与硫反应时,形成一硫化锡和二硫化锡两种化合物,在高温下有很强的挥发性。它也能与锡和氧结合生成一氧化锡和二氧化锡。虽然锡有二价和四价价态,但在自然条件下,四价化合物相对稳定,尤其是氧化锡,是地壳中最稳定的化合物之一。
自然界已知的含锡矿物有50多种,主要的锡矿物有20种左右。目前具有经济意义的是锡石,其次是锡石。在一些矿床中,有黄铜矿、辉锑矿、柱状锡矿,有时还有锡石、锡石、马来西亚石、锡石、水菱镁矿等。也可以相对丰富,形成产业价值。
(1)锡石:四方晶系,具有双锥形、金字塔形和有时针状晶体。除了锰、钪、钛、锆和钨之外,它还含有铁、铌和钽等杂质,以及铱和镓等分散元素。Fe3+的存在往往影响锡石的磁性、颜色和比重。锡石是锡的主要原料来源。
(2)黄石:又称黝铜矿,四方。晶体少见,有伪四面体,伪八面体,板状。黄色锡矿常见于广西含锡硫化物交代矿床、充填型钨锡矿床、湖南中高温热液铅锌矿床。
(3)芪:成分中混有铁和锌。晶体薄,通常弯曲,孪晶复杂。聚集体为块状、放射状或球形。它与脆硫锑铅矿和锡石一起产出,也存在于锡石矿脉中。
(4)亚硫酸盐-锡-铅矿:正交晶系。晶体呈板状,形状接近正方形。它通常是一种块状骨料。它与锡石、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一起,产于锡脉中。
(5)柱状锡矿:正交晶系。圆柱形或块状和球形聚集体。它与辉锑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一起出现在锡矿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