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总经理)的职责
一、设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尾矿库生产者的安全管理。
二、组织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
三、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尾矿库的安全管理。
四、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经费。
五、安排必要的安全设施。
尾矿库安全运行管理负责人(副总经理)职责
1、分管相应机构,负责尾矿库的安全生产管理。
2.组织制定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相关管理制度。
3.指导所有相关机构执行上级规定和公司的规章制度。
4.组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5、组织协调尾矿库抢险和工程抢险工作。
尾矿库运行管理单位(生产部)的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尾矿库安全生产的法规、技术规范和公司的管理制度。
2、制定尾矿库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3.负责尾矿库的使用、检查和维护。
4.负责组织尾矿库各种试验和技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
5.编制年度和季度作业计划和详细作业图表,统筹安排和实施尾矿输送和分级、筑坝和泄洪管理。
6.组织尾矿库的防洪、抢险和工程抢险工作,发现重大事故和险情时,及时采取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7.宣传尾矿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和管理的意义,教育员工和周围群众爱护工程设施,确保安全运行。
8、负责尾矿库安全隐患治理工作。
9、具体组织灾害应急预案演练。
尾矿库安全管理部门(行政部)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尾矿库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
2.编制尾矿库安全工作的年度计划、长远规划并组织实施。
3.制定尾矿库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4.制定各种灾害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5.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分析、保存和整理。
6、按有关规定审批和批准尾矿库设计、建设和检测项目。根据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申报尾矿库安全评价。
7、督促生产部门落实尾矿库安全隐患治理工作。
8、负责尾矿库抢险和工程抢险,发现重大事故和险情应及时向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紧急情况下,应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协助。
9、组织培训尾矿库安全管理人员和尾矿库矿工。
10.积累、分析、整理数据,建立健全各类档案,总结管理经验。
1、宣传尾矿库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和管理的意义,教育周围群众爱护工程设施,确保安全运行。
12.组织尾矿设施的设计、设计审查、技术鉴定和工程验收。
13.参与并监督尾矿库事故调查和处理。
综合回收车间尾矿设施的管理职责
1、认真执行上级下达的指示和任务。
2.建立健全尾矿库设施安全管理体系。
3.编制季度、月度作业计划和详细作业图表,统筹安排尾矿运输、分级、筑坝、泄洪等管理工作。
4、日常检查和观察,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5.对尾矿库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监控做好及时、全面的记录。
6.组织和报告尾矿设施的检查和监测记录。
尾矿巡查员的职责
1.做好尾矿输送管道和卸料口的巡视检查,确保尾矿畅通无阻。
2.对尾矿坝内外边坡的安全进行监测,发现被冲刷或塌陷的及时修复。
3.做好子坝的管道安装和搬迁工作。
4.做好排水系统和溜槽盖板的安装工作,清理渣网上的杂物。
5、经常疏通坝肩截水沟和坝坡排水沟,确保排水随时畅通无阻。
6.轮流从出料口放矿,保证坝内沉积滩的平缓坡度。
7.为确保尾矿库的绝对安全,库内水位应按规定严格控制,以保证坝内溜槽排水畅通无阻。汛期和雨季应增加检查次数。
8.定期检查坝后溜槽宽度、水泥盖板和挡渣板,确保排出的尾矿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9.注意尾矿库周围岸坡的稳定性,防止滑坡破坏尾矿设施。
10、认真巡视堤坝保护,遵守尾矿库管理的有关规定;观察并记录浸润线。
11、坚守工作岗位,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12、认真保管工具,认真交接班并做好记录。
尾矿库检查人员检查规则
尾矿设施管理是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尾矿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尾矿设施的安全,根据国家经贸委《尾矿安全管理条例》和《冶金矿山尾矿设施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生产部尾矿坝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巡坝护坝的日常工作由尾矿巡护工操作,综合回收车间负责管理,生产部门负责统一领导。
二。大坝巡查和大坝保护的主要范围(均为巡查项目)
1.尾矿坝滩面
1、1尾矿坝滩面不能有积水坑。
1、2泥沙滩内不能有石块、废管架、混凝土管墩等杂物。
1、3检查放矿应做到:
1、3、1均匀放矿不得在库后或库岸一侧进行(修坝或移矿管时除外)。
1、3、2粗粒尾矿堆积在坝前,细粒尾矿排入仓内。沉积滩内不得有大面积的粘液沉积。
1、3、3沉积海滩表面应平整。
1, 3, 4.严禁泥浆沿子坝坝趾流动冲刷大坝。
1、3、5放矿管排出的矿浆不得冲刷坝体。
1、3、6放矿应由专人管理,不得离岗。
1、3、7控制水位线远离坝顶70°,保持与坝轴线基本平行。
2.坝坡
2、1坝体下游坡面不能有积水坑。
2、2检查坝体下游边坡是否被雨水冲刷,雨天是否形成地表径流。
2、3检查排水沟和截水沟中是否有淤泥沉积,并负责清理。
2、4当发现坝坡局部隆起、坍塌、流土、管涌、渗水增多或渗水浑浊、坝顶高程不一致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有关部门,同时加强观测。
3.排水系统
检查混凝土结构表面有无裂缝、剥蚀、脱落、侵蚀、渗漏,检查伸缩缝,检查止水带有无破损,检查填充物有无丢失,检查初坝连接井有无倾斜,检查排水系统有无杂物,及时清理。
4.尾矿输送系统
检查关键金属结构有无结构变形、裂纹、腐蚀、焊缝开裂、铆钉和螺母松动。管道是否磨损。
5.其他人
5、1加强震前值班巡逻工作。
5、2注意库区周围岸坡的稳定性,防止滑坡破坏尾矿设施。
5、3严禁其他人员进入库区玩耍,严禁从事对尾矿库安全有影响的活动(如爆破、采石、挖掘、乱挖尾矿、倾倒废石杂物、在坝坡外修建与尾矿库建设无关的建筑物等)。).
5、4发现隐患或违反操作规程和要求时,应及时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
三。奖罚:依据相关安全生产文件。
四。雨季和雨天加强大坝巡查和护坝,发现问题及时向车间或生产部门汇报。特别是要控制好仓内水位。如果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应立即向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
尾矿库回水水位控制规定
一、尾矿库水位控制的原则:
1.在满足回水质量和水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库水位。
2.当壅水与大坝安全要求对滩长和超高有矛盾时,应首先服从大坝安全要求。
3.水位线应基本平行于坝轴线。
二、具体水位控制要求如下:
1.汛前控制水位:低于坝脚沙面2.0m,对应干滩长度220m。
2.设计洪水位:低于坝脚沙面1.0m,对应干滩长度100m。
3.工作水位:低于坝脚沙面1.5m,对应干滩长度160m。
4.校核洪水位:低于坝脚沙面0.7m,对应干滩长度80m。
尾矿库观测井水位测量数据表。
渗透率和浊度测量数据卡
拦截时间(秒):拦截量(立方米):
计量流量(m3/S):水库水位(m);
气体:浊度:
尾矿库坝体动态监测规程
尾矿坝动态监测是提前预测尾矿坝隐患和不安全征兆的手段,对尾矿坝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是技术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加强尾矿坝的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大坝动态监测项目及周期:
1.大坝浸润线观测:每周至少监测一次。掌握规律后,监测次数可适当减少。每10 ~ 15天一次,如发现异常渗流情况,应适当增加大坝测量,并及时监测溜槽盖板运行情况。
2.大坝渗流(即大坝排水棱柱体和子坝排水管的排水量)和浊度的观测:每周至少监测一次,掌握一定规律后可适当减少监测次数。
3.坝体变形观测:每月一次,当坝体的沉降或位移基本稳定并掌握了变化规律后,可逐步减少到每季度观测一次。
4.孔隙水压力观测:至少每周一次。
5.原矿尾矿粒度、矿浆流量和浓度、原矿水质检测:每月观察一次。
6.测试坝尾粒度分布、沉积海滩长度和坡度:每月一次。
7、在汛期前、暴雨前,对尾矿库水位和水位边线关系进行测试。
此外,如遇以下情况,应适当增加上述项目的测试次数。
(1)地震发生后;
(2)当坝体变形显著增加时;
(3)当水库水位超过最高水位时;
(4)长时间的大雨或暴雨后;
(5)当渗透情况显著恶化时;
(6)在坝体上进行大规模施工后。
二、大坝变形观测主要包括水平位移观测和垂直沉降观测。
1.水平位移观测采用视线法:以两个工作基点的连线为基准,分别测量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每点往返测量两次,误差不大于5mm,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点的观测结果。
2.应使用垂直沉降观测水准仪。根据起始基点高程的变化,按一般水准测量程序和方法往返施测。应尽可能减少站点和转向点的数量。前后视距应相等,且不超过50米。往返测量误差不超过2.81NMM,n为测站数。
3.要求坝体变形平衡,无突变,并逐年减少。当变形突变或有增大趋势时,应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三。浸润线观测:
自制的电动水位计可用于浸润线的观测——它是利用水导电的原理连接电路制成的,由探头、指示器和挂尺组成。探针是插头做的,指示器是万用表做的,挂尺是打结的线做的。观察时,将一端带插头的导线慢慢放入水中,直到万用表(观察前,放在区域起点)有反应,读取花线长度,计算管内水位,要求两次读数不得大于2。
四、大坝渗流和浊度观测:
渗漏测量的方法有容积法、堰法和流速法。根据测量精度,渗流观测必须与上下游水位等观测项目配合进行。
尾矿库安全检查规定
一、尾矿检查和观察的目的
1.掌握各种设施的工作状况和变化规律,为正确管理、事故处理和维护提供依据。
2.及时发现异常征兆,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验证原设计的计算假设、结论和参数。
4.了解尾矿库对环境的影响。
二。尾矿库的检查工作可分为: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安全鉴定。
1、日常检查由尾矿库巡查员负责,并做好记录。
2.定期检查由综合回收车间每周组织一次,检查项目与巡坝、护坝项目相同。
3.生产部每月组织一次定期检查,行政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定期检查。公司每年汛期前后对尾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4.特大洪水、暴雨、强震、重大事故等特殊情况后,由综合回收车间组织专项检查,必要时报行政部检查。
5.当尾矿坝使用到设计最终坝高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时,公司应组织安全鉴定。应对尾矿库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稳定性分析,以指导后期的大坝建设管理。
三。尾矿库安全检查和综合检查主要包括:防洪安全检查、排水构筑物安全检查、坝体安全检查、库区安全检查等。
1.尾矿库防洪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防洪标准、尾矿堆积滩干滩长度、尾矿坝安全超高等。
1、1核查设计防洪标准是否满足现行尾矿库设施设计规范的要求。当设计防洪标准高于或等于现行规范要求时,按原设计洪水参数校核。当设施的设计防洪标准低于现行规范要求时,应重新进行洪水计算和洪水调节计算。
1、2尾矿库水位标高检测的测量误差应小于20mm。
1.3尾矿库滩顶高程应沿坝(滩)顶方向布置测点进行测量。每个测点的最低点为滩顶高程,其测量误差应小于20mm。
1、4尾矿库干滩长度的确定取决于坝长和水位线的曲率,干滩长度短的地方应布置1-3个断面。测量断面应垂直于坝轴线布置,取最小测量值作为干滩长度值,干滩长度值应大于40m。
1.5.检查尾门水库干滩的平均坡度。根据探测到的滩顶高程、水库水位和最小干滩长度,可以计算出干滩的平均坡度。与设计平均坡度的偏差不应大于10%。
1、6根据检测的滩顶标高、库水位和计算的干滩平均坡度,尾矿库在最高洪水位时的安全超高必须大于0.4m
2.排水构筑物的安全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构筑物是否变形、移位、损坏、淤积,排水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2.1连接井的安全检查包括井的内径、井壁的剥蚀、脱落和渗漏、最大裂缝宽度、井身的倾斜和位移、进水口的漂浮物、关井的封盖方式等。
2、2排水槽检查内容包括槽断面尺寸、槽体变形、损坏或塌陷、盖板放置和断裂、最大裂缝宽度、盖板间和盖板与槽间防漏填料、漏砂、槽内淤积等。
2、3排水隧道的检查内容包括隧道断面尺寸、塌方、衬砌变形、破损、断裂、剥落和磨耗、最大裂缝发展宽度、止水带和伸缩缝填充、隧道内淤积等。
2.4截洪沟断面检查包括截洪沟断面尺寸、滑坡、塌方、沿坡挡土墙变形、破损、断裂、磨损、沟内淤泥等。
2、5截水沟的检查内容包括截水沟断面尺寸、截水沟沿线边坡稳定性、变形、破损、磨损、沟内淤积等。
3.尾矿坝的安全检查内容包括坝体的外形尺寸、变形、裂缝、滑坡和渗漏等。
3.1大坝外坡率的检测,每100m坝长不少于2处,且应选在大坝最高处或坝坡较陡处。水平距离和高程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0mm,实测的坝外坡率不应陡于设计坡率减1。
3、2大坝变形检查,包括沉降和位移,要求大坝变形应均衡,无突变,且变形逐年减少。当变形发生突变或有增大趋势时,应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3、3检查坝体有无纵横裂缝。当坝体出现裂缝时,应查明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方向、形状和成因,以确定危害程度。
3、4检查坝体滑坡情况,查明滑坡的位置、范围、形态和动态趋势。
3、5检测坝面浸润线时,应查明坝面浸润线的位置、范围和形状。
3、6检查大坝渗漏情况,查明有无渗漏逃逸点,逃逸点的位置、形状、流量、含沙量等。
4.尾矿库区的安全检查包括周边山体的稳定性、违章建筑、违章建筑、非法私采和选矿活动等。
4.1检查周围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时,要详细观察周围山体有无异常和突变,根据地质调查报告分析周围山体滑坡的可能性。
4、2检查危害库区尾矿库安全的主要内容,如非法爆破、采石和施工、非法尾矿重选、取水、外来尾矿、废水和废物排放、放牧和复垦等。
四、尾矿库工程观测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尾矿库工程观测必须按照设计或管理规定的内容和时间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观测,相关观测项目要协调一致。
2、必须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3.专业技术人员应及时分析观测结果并绘制图表。如有异常现象,应进行复试,并根据复试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五、检查和观察应详细记录,并提交专业技术人员审查分析后归档。
六、定期检验、专项检验和安全鉴定的技术文件、观测结果的分析意见和主要参数,都要作出书面报告,除由检验单位存档外,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七、对于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妥善处理,严禁检查中出现不治之症或治疗缓慢的现象。
尾矿库防洪抢险条例
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是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生产部值班室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天气预报,并通知尾矿巡查工。
2.汛期,加强值班巡逻。泄洪口应有专人看守。密切注意水库水位和坝体两侧截水沟、排水沟的泄洪情况。一旦出现险情,及时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造成漫顶和溃坝。
3.汛期前必须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泄洪畅通,准备好防汛抢险物资和工具,确保坝上道路、通讯、供电、照明线路可靠畅通。
4.遇大雨时,必须每隔1小时向生产部值班室报告尾矿坝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5.洪水过后,应对尾矿库坝体和泄洪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清理,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加固。
6.必须明确防汛责任制,建立健全值班巡查、下游居民疏散计划等各项规章制度。
7.成立抗洪抢险队,组织演练。
8.平时要准备足够的抗洪抢险物资和工具,落实各项应急救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