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堆浸是我国北方露天堆浸中采用的一种新的堆浸方法。在我国北方地区,5℃以上温度适宜堆浸的霜冻期通常为6 ~ 8个月,中部许多地区仅为8 ~ 10个月。另外,国内很多矿山机械化水平不高,建堆叠堆占用了大量有利时间,导致纯浸出时间大大减少。推广多层重叠堆浸法,可以增加纯浸时间,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多层堆积堆浸法与一般堆浸法相同,只是第一堆的长宽高较小,一般高度为1.5~2.5m(按该地区一年可堆积多少堆积层设计)。同时准备第二批矿石进行浸出,第一批矿石浸出30 ~ 40天后停止浸出(金的实际浸出率达到设计浸出率的80%左右)。将第二批矿石堆在第一批矿石上,继续浸出。这样矿石一层一层的堆积,矿堆的高度最终可以达到15m左右。桩的长度和宽度也会增加,所以堆场面积一开始就要设计的更宽。停止浸提,在温度降至不适合浸提的温度之前进行清洗。集中力量在冬季和寒冷季节一次性拆除矿堆,修复堆场等。
采用多层重叠堆浸法,堆积物总高度大,容易降低溶液的渗透性或产生离析。为了保证矿堆长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防止离析,所有进矿都要经过严格筛选。筛分后的粉矿和煤泥必须制粒,固化后分别堆存浸出(或送搅拌浸出处理)。由于颗粒的机械强度较低,堆放高度最多不超过4 ~ 7.5m。
据一些矿山统计,采用多层重叠堆浸法,氰化钠消耗可降低20% ~ 30%。纯浸出时间的增加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北方寒冷的冬季地区,对于开采能力或规模较小的南方金矿,也可以实现边采边浸,从而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
关键词TAG: 贵重金属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