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H & bull阿牛;O3epoba研究了前苏联的很多油气田,发现油气田中的汞非常普遍,而且汞含量很高。10多个油气田的汞含量统计表明,一般汞含量为n &倍;10-7g/m3,比大气中的汞含量高两个数量级,个别样品中的汞含量高达n &10-6克/立方米.
在西欧,荷兰格罗宁根的天然气中汞的平均含量是2 &倍;10-4g/m3,汞储量达到3000吨,这构成了与天然气伴生大型汞矿,每年从天然气矿床中回收15吨汞。
波兰维尔科特的波尔斯卡油气田汞含量高达1 &倍;10-5-9次;10-4克/立方米.据此,H & bull阿牛;O3epoba还将其划分为一个新的汞矿带& mdash& mdash& mdash西欧汞矿带。
在美国,也有报道称油气田中含有汞。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Wimrick油田的汞含量高达3 &倍。10-5克/立方米.上述高汞油气田大多具有相同的构造背景,即均分布在巨型大地构造的复合和接合部位,与大断裂和深大断裂带有关。
胡野普在《地球》上的文章认为,在中国,湖南、贵州汞矿带的含砂层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古老的油气藏。在该层位的钻探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气苗和油气显示。主层包含大部分与矿化有关的沥青。例如,茶田汞矿的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沥青中含有0.01%-0.053%的泵。高质量的烟煤矿井通常被整合在汞矿带中。众所周知,沥青是石油热分解过程中的产物。
泵与油气藏在成矿机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汞的聚集类似于油气聚集,需要源、储、盖的良好组合。汞矿和油气藏成矿具有相同的构造条件,都富集在穹丘、短轴背斜和背斜等部位。,属于正结构的顶端或转折端。汞矿和油气藏具有相似的成矿温度和环境,形成于70 ~ 200℃之间。
空之间汞、油气和深大断裂带分布一致,反映了它们之间的成因联系。油气中的氮被认为是深源物质的标志。对此,国外含汞油气田高氮含量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油气矿床中的汞是借助注气从深部沿深断裂带进入油气藏的。根据石油无机成因理论,汞和油气可能都是借助深断裂带来自地壳深部,它们是同源的。
在汞矿化过程中,油气藏为汞矿化提供了丰富的硫源,为朱砂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汞成矿期很可能发生在油气演化和破坏阶段。
综上所述,可以根据含汞石油天然气的田白空分布预测汞矿化区,指导汞靶区优选。相反,油气田的分布也可以通过汞矿的分布及其转化程度来预测。
基于以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空空间中,汞矿、油气田和深大断裂带往往是三位一体的。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含汞量的Wimrick油田与新阿尔马登、新迪利亚等地的汞矿分布有关。它们都受Cah-Ahgpeace深大断裂控制。
在我国,无论是地台型还是地槽型汞矿带的共同特点是,矿带的分布受长期活动的大断裂或深部大断裂控制,而这些大断裂或深部大断裂往往是ⅰ级或ⅱ级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而且与我国几个大尺度重力异常带一致。在含汞断裂带中还发现了蛇绿岩套、蓝宝石片岩带和混杂岩带,它们实际上是板块缝合带。这些地区大多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气储层。从全球视角看世界两大汞成矿带& mdash& mdash& mdash环太平洋汞成矿带和地中海汞成矿带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气分布区。可见,汞与油气有着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