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碳化硅发展前景(碳化硅行业前景)

碳化硅发展前景(碳化硅行业前景)

碳化硅发展前景(碳化硅行业前景) 碳化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深加工、高附加值成为行业转型方向。

中国碳化硅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化硅生产国和出口国。经过多年的发展,碳化硅行业的冶炼工艺、技术装备、吨能耗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黑、绿碳化硅压块的质量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

此外,中国碳化硅的技术水平也可以用专利技术来代表。根据检索到的碳化硅相关专利数据,截至2022年1月底,我国碳化硅相关专利申请量已达36008件。

近年来,随着碳化硅应用领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碳化硅专利申请异常活跃。2000年,碳化硅的专利申请数量仅为183件。到2014年,碳化硅相关的专利申请量达到4716件,为历史最高。2017年,碳化硅相关的专利申请量为2136件,有所下降。

图表1:1998-2017年中国碳化硅行业相关专利申请量变化(单位:件)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碳化硅产业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在生产工艺和尖端产品方面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图表2:中国碳化硅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中国碳化硅现状:产能和消费量世界第一,但产能利用率低。

它是中国最大的碳化硅生产和消费国。目前,约有200家制造商从事冶炼碳化硅。根据前瞻统计,2016年全球碳化硅产能约310万吨,其中中国碳化硅产能约230万吨,约占全球份额的75%。除中国外,世界主要碳化硅生产国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家。

此外,中国也是碳化硅的最大消费国。2016年中国消费量达到约65万吨,约占全球消费市场份额的50%。

但由于我国碳化硅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低,大部分企业开工率不足50%。具体来说,黑碳化硅60%左右,绿碳化硅30%,综合开工率50%。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整个企业只能维持微利。

图3:全球碳化硅产能分布(单位:%)


图表4:中国碳化硅产能利用率(单位:%)


随着出口配额的取消,碳化硅的出口量迅速增加。

近年来,受电力、环保、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因素的限制,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普通碳化硅生产企业纷纷停产,主要通过在国内购买碳化硅原料或在国内设立加工厂,在国外深加工成为高附加值的碳化硅产品,主要应用于硅片切割和精密陶瓷研磨等领域。

由于碳化硅属于资源性商品,中国在2013年之前对碳化硅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制度。碳化硅的出口受到抑制。2013年1月1日,商务部取消碳化硅出口配额后,2013年碳化硅出口量激增,2013年达到28.68万吨,较2012年增长74.13%。2017年,中国碳化硅出口量38.39万吨,同比增长18.71%。日本、美国和韩国是中国碳化硅的主要出口国。

图表5:2012-2017年中国碳化硅出口量(单位:万吨,%)


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碳化硅产品是行业未来的转型方向。

目前,《中国制造2025》和& ldquo十三五规划& rdquo它们都明确将碳化硅产业作为重点支持产业。国内国家电网、CRRC、比亚迪、华为等公司开始加大对碳化硅在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手机通信芯片等领域应用的投入,碳化硅产业在国内方兴未艾。

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碳化硅主要用于耐火材料、磨具等传统低端应用,附加值低。面对日益广泛和复杂的碳化硅市场,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未来向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碳化硅产品转型。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粉质原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粉质化妆品)

上一篇:钛白粉的应用范围(钛白粉的主要指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