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上海庙矿业公司了解到,虽然“连续破万”的成绩让人振奋,但4、5月份正值传统用煤淡季,产能的突然释放却成为该公司“幸福的烦恼”。
“一般在二季度,冬季供暖停止,夏季用电高峰未到,加之水电开始发力,特别是周边电厂相继检修,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电煤需求明显减弱,用煤量降幅至少在30%以上。”该公司运销部部长胡忠利说。
针对此状况,该公司超前谋划,提前进行运销机制改革,将煤质科、洗煤厂从两矿剥离,划归运销部统一管理,布置“大运销”格局,整合有效资源,减少中间环节,形成配置最佳、协调最优、工效最大之合力。与周边电厂签订合作协议,实行大客户阶梯型“量价挂钩”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搭配组合,动态平衡两矿煤质、煤种。积极协调三新铁路公司,提高火运占比达到70%以上,保障了发运效率。
然而,困难不仅如此,由于两矿处于试运转阶段,煤炭产量、质量不稳定,导致煤炭销售“雪上加霜”。“现在两对矿井已逐步正常,每天两万吨的产量已成常态,下一步不仅要‘多出煤’,更要‘出好煤、多卖煤’。”该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肖庆华说。
“进入5月份以来,我们主动出击,分派销售人员入驻各大电厂,及时协调煤质、煤量和品种,确保了煤炭的发运。”该公司运销科长王峰向记者介绍。
据悉,该公司日产两万吨以来,日发火运3-4列、汽运100余辆,确保了“煤不落地”。目前,该公司正积极进行地面智能化运销系统改造,两矿煤炭运销“一套系统、一套人员”,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化。该系统预计三季度完成,届时煤炭发运效率将再提升30%以上,为下步“月产百万”打通了运销的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