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环境监测概念(环境监测的内容及分类)

环境监测概念(环境监测的内容及分类)

环境监测概念(环境监测的内容及分类) 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科学的各个分支,如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环境物理、环境医学、环境地球科学、环境法、环境管理和环境经济学等,都需要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才能开展各种研究,制定与管理和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环境监测是研究和测量环境质量的学科。通过测量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可以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评价环境质量,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提供代表环境质量现状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确定污染物的分布状况,追踪污染物的污染途径,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

判断污染源的影响,判断污染物浓度最高和潜在问题最严重的区域,评价防治措施和措施的实际效果;

提供环境污染对生态和人的影响信息,评估当前问题的大小和发展趋势,为持续改进综合环境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2)监测环境综合治理效果,制定环境法规、标准、环境规划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积累不同地区的大量污染数据,结合我国目前和未来的技术经济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

通过大量的监测数据来验证和建立污染模型,包括大气扩散模型、大气污染统计模型、水质模型以及污染对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科学地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为正确决策提供基于实测数据的可靠信息;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预测模型和可比的区域环境质量条件,使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尽可能真实;

随时监测环境质量的变化,为不断修订环境法规、标准、环境规划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数据,从而不断完善,使综合环境管理切实可行。

(3)积累环境背景数据,掌握环境容量数据。

(4)研究新的环境污染,建立新的监测分析方法。因此,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科学研究、企业环境管理和政府环境决策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手段,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信息的角度来看,环境监测是一个捕捉、传递、分析和综合环境信息的过程。判断环境质量,仅仅分析和测量某一地点、某一时刻的某一污染物是不够的。各种相关的污染因子和环境因子必须在一定的范围、时间和空内进行测量。在分析和综合监测信息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准确地揭示监测数据的内涵,正确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因此,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的含义也扩大了,从工业污染源的监测扩大到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包括生物和生态变化的监测。

环境监测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被动监测阶段,以化学手段为依托,以分析环境中的有害化学毒物为主要任务;第二阶段,综合化学、物理、生物等手段进行区域监测的主动监测阶段;第三阶段利用遥感、遥测等手段和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对污染因子进行自动连续监测,甚至对环境质量进行预测。最早的以化学分析为主要手段的环境监测,不能通过对被测对象的间歇、定时、定点、局部分析,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和动力来源的要求。目前,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监测已经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发展到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遥感和卫星监测,环境监测的范围也从一个局部地区发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全国乃至全球。自动、连续的环境监测逐渐取代了间歇监测,监测项目越来越多。因此,环境监测技术是利用化学、物理、生物等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对代表环境质量和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进行间歇或连续监测和监控的全过程。,包括各种测试技术、布局技术、抽样技术、数学技术和综合评价技术等。

中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4000多个环境监测站组成的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已经形成,如图1所示。

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在监测项目数量、标准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研发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比如美国可以监控1600多个项目,而中国可以监控的项目不到200个;美国有900多种环境监测标准和方法,而中国只有400多种;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型仪器和监测系统依赖进口。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包括环境监测人员在内的我国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

图1中国环境监测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浅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上一篇:氰化提金工艺流程图解(金矿提金采用氰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