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氰化物进行矿物分离时,应注意以下具体问题:
1.氰化物对不同的硫化矿物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对铅、铋、锡、锑、砷的硫化矿物基本无抑制作用;第二类对汞、镉、银、铜的硫化物矿物有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不太强。用氰化物抑制这些矿物时,氰化物的用量要大;第三类对锌、镍、金、铁等硫化矿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少量氰化物即可抑制。这样在分选第一类和第三类时,可以用较少的氰化物进行分离,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当铅和锌分离时,氰化物用于抑制闪锌矿。第一次和第二次分选也可以用氰化物,但用量大。例如,在分离铜铅混合精矿时,氰化物用于抑制铜矿物。在二、三类分离中,如果使用氰化物,要严格控制氰化物的用量,用量过大,两者都会被抑制。例如,在分离铜和锌时,使用氰化物来抑制铜矿物。
2.生产实践表明,氰化物对矿物的抑制作用与矿物的成分、晶体结构、成因等因素有关。例如,当硫铁比接近2时,高温和中温热液矿床中的黄铁矿容易被氰化物抑制。低温热液矿床中的黄铁矿,当硫铁比偏离2时,不易被氰化物抑制,有时甚至出现异常现象,即活化。
3.铁氰化钾(赤血盐)和铁氰化钾(黄血盐)是次生硫化铜矿物的抑制剂。可用于抑制铜钼混合精矿分离中铜钼的浮选。在铜锌分离中,闪锌矿被次生铜矿物产生的铜离子活化时,在pH = 6 ~ 8的矿浆中,可以用氰化钾(钠)抑制铜锌浮选。其抑制作用是铁氰化物(或亚铁氰化物)在次生铜矿表面生成亚铁氰化铜(或亚铁氰化铜)的络合胶体,使铜矿物表面具有亲水性和抑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