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产品的综合成本越合理越低,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强,产品相对增长,从而使企业发展壮大。因此,产品的成本管理是企业兴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矿山企业属于资源型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在成本管理方面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作者在几个不同矿种的矿山工作过,从事矿山管理工作20多年。本文谈谈降低矿山企业成本的一些途径。
第一,积极掌控好资源
对于矿山企业而言,资源至关重要,是矿山企业的基础、关键和生命线。一种高质量、适销对路的矿产资源是矿山企业渴望得到的。拥有这种资源,无异于捧了一个金娃娃。优质资源应具备以下特征:(1)勘探程度合理;(二)具有一定规模;(3)矿石品位高;(4)良好的开采条件。探索的程度是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时,可选择效率高、成本低、贫化损失指标优良的采矿方法,也可选择成本低、回收率高、多种矿物综合回收的选矿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勘查程度合理,矿山可以少做补充探矿项目,从而降低探矿支出和综合成本。对于勘探程度较高的资源,在矿山基建生产期间,开拓和开采项目的布局更趋于合理和科学,一方面可以节约投资,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规模,可以增加处理能力,降低采矿和选矿成本,实现规模经济。高品位的矿石可以大大降低单位矿产品的成本。开采条件好,矿石开采安全可靠,成本低,效率高,技术指标好。
二、科学、合理、严格控制勘探和开采工程。
任何矿山在生产期间都需要进一步勘探。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质储量,另一方面可以为矿块设计提供详细的资料,通过对已知矿体和矿脉的勘探和测绘,详细准确地了解矿体的产状,科学合理地安排采矿项目。生产期间,在已知矿体周围进行探矿,查明矿体周围是否有未知的盲矿体和平行矿脉。探矿和采矿项目布局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矿山企业的经营效益、采矿成本和资金流向。因此,在安排找矿项目时,应遵循“全、准、少”的原则。即经过所有的探矿,我们可以充分了解矿脉的产状和矿体的周围条件;即准布局项目要准确。项目完成后,要对新勘探的对象有准确的认识,并有一定的结论,为后续的勘探和开采工作提供依据。少:即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尽可能少的项目。各种地下工程的单价都很高。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浪费,无形中增加成本。因此,在设计和安排项目时,应建立强有力的管理约束机制,根据工程量规定审批权限。工程数量少的,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设计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当工程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应由生产技术部设计和主管领导审核,最后由主要领导批准。在设计、审批前,必须召集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认真的讨论、分析和研究,确定合理的勘探和生产方案。只有明确责任,严格把关,才能避免浪费和“地道战”工程。
当工程出现险情时,超挖部分不予接受。要成立多方项目验收小组,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建立相互监督机制。应对验收人员进行技术和政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技术能力。
三。特殊小矿体的采矿方法
在金属矿,尤其是金矿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缓倾斜、薄而极其丰富的小矿脉。放弃它们会造成损失,但开采难度很大。按照正常的采矿方法,不仅会增加贫化损失率,还会增加采矿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采用分层开采法,即根据作业要求,先将矿脉下部围岩剥离到一定高度,再开采石料,按合理进尺分步进行开采。用这种采矿方法,必须控制好两个参数:(1)采高空区。因为矿脉是缓倾斜的,采空区的高度就是采矿人员的工作高度,太低时就无法工作;过高时,剥离废石量过大,作业成本增加。因此,必须合理控制采区高度空。(2)剥离的废石不应全部运出地表。其中一部分可用于铺设矿柱,另一部分可堆放在采矿空区内,不影响作业,降低吊装成本。
第四,采用“成本倒置算法”控制成本。
核实生产成本有两种方法:向前计算和向后计算。算法大家都清楚,不再赘述。算法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常用方法。它只考虑了事前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材料、人工和管理费,而没有考虑市场的变化、需求的趋势和利润指标的被动控制。“逆算法”就是先锁定利润指标,优先考虑利润,然后根据市场的价格走势、需求走势、原矿的品位,确定产品产出、生产、销售、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利用“逆算法”,哈密金矿选矿成本在两年内下降了近30%。
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控制和降低成本。
任何矿山每年都要进行大量的探、采、探矿工程,尤其是资源即将枯竭的矿山,探矿工作量更大。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量,前面已经提到了。这里主要谈谈如何控制和降低单位工程造价。
纵观整个社会,在工程承包方面,属于卖方市场,即施工队伍多,但工程量少。为了选择一个资质好、信誉度高、价格合理的施工队伍,我们通常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首先将矿山的基本情况、工程的基本情况和要求以及对投标队伍的基本要求以投标条件的形式通知各施工队伍。要求各投标小组在一定时间内将施工单位的资质和基本情况准备完整,并对技术力量、劳动组织、施工设备、流动资金等进行说明。在招标文件中详细说明。招标人收到标书后,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保管标书,确保各单位的标书内容不被泄露出去,以保证招标工作的严肃性。特别是为了防止标底泄露,我们在总结多次经验后,最终采取了以下措施:招标文件收集前,招标人不确定工程标底,然后招标文件收集后,由招标单位标底领导小组确定标底。前期工作完成后,在招标领导小组会议上开标并公布所有标书,最终确定3-4个资质好、信誉高、实力强、价格接近标底的团队。这些小组将进一步详细解释各种情况,并回答领导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后,领导小组将通过无记名投票或其他方式决定一个团队。从2000年开始,哈密金矿连续三年采用招标,探采工程单价下降20%左右。
六、采用新的物料供应方式,降低碎磨成本。
传统的矿石破碎和研磨材料供应方法是:矿石材料供应部门购买板坯、衬板、钢球等。,生产车间收料使用。存在以下问题:(1)占用一定的生产流动资金;(2)保证材料质量,用户被动,质量波动大;(3)材料价格控制不好。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实行碎磨单位成本承包,即1吨矿石的碎磨成本可以通过招标一次性覆盖,合作期限可长可短。供应商先将物资无偿运至矿山,矿山企业和供应商按照双方认可的制度共同保管。每月月底,根据矿山企业的矿石碎磨量,按照合同单价进行结算。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先上车再买票”。通过采用这种方法,材料生产商和供应商可以积极提高材料的质量。因为质量没有保证,你不会赚钱,还可能赔钱;二是流动性不再被挤压,缩短了流动性的周转周期。由于碎磨物料供应属于买方市场,通过招标可以大大降低碎磨成本。哈密金矿采用这种方法后,碎磨成本降低了25%之多。
七、放矿,减少废石量。
在开采过程中,必然有一定量的废石混入,特别是在小矿脉和难采矿体中,贫化率会更大。由于混入了废石,不仅会降低入选矿石的品位,还会增加运费和选矿成本。因此,矿石提升到地表后,要组织一定的力量对矿石进行筛分,减少废石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在选矿过程中,碎磨成本降低,药剂消耗减少,选矿成本降低。
以上措施是矿山管理中降低矿山成本的常用措施,应用后有一定效果。当然,降低矿山成本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今后要进一步创新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