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是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的低热值燃料,由于煤泥成本价格低,掺烧煤泥一直是提高循环流化床机组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2014年内蒙古京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掺烧煤泥量近90万吨,节约燃料费用八千多万元,其大比例掺烧煤泥工作为煤电联营和资源综合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该股的现状
内蒙古景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现已安装两台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这两套机组分别于2010年2月和3月投入运行。是煤电联营,井口电站,循环经济项目。
二、煤泥来源
燃煤锅炉是烟煤,直接来自内蒙古伊泰的酸刺沟煤矿。煤燃烧由原煤、煤泥和煤粉组成。井下采煤原煤经破碎后输送到工厂专用的原煤仓(万吨储能)。其煤质和粒度控制不稳定,含矸量大。煤泥来源于煤矿重介选煤过程,包括粗煤泥和细煤泥,细煤泥中往往含有大量流失的磁介质。最后,煤是阿西刺沟矿煤矸石分选后破碎至13mm以下的待洗原煤,主要用于应急使用。
燃煤锅炉主要靠原煤和煤泥大比例混合运行。通过对酸刺沟煤泥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当地地质结构特征(该地区主要为沙土)的了解,煤泥在水分低于18%的情况下露天干燥后,可以与原煤混合。从2012年开始,输煤皮带煤泥混烧逐步实施。
输煤系统采用两级筛分和两级破碎,系统设计输送能力为800吨/小时,输送距离约1200米。锅炉的给煤方式为炉前皮带称重给煤机直接给煤。
第三,审查制度的转变
1.早期设备存在的问题
前期使用的是双旋细筛机。大比例煤泥混合燃烧后,由于细筛机筛分效率低、故障率高,大量煤泥进入细破碎机,导致细破碎机过载、锤头磨损加剧的事件频发。
输煤破碎设备堵塞严重,故障率高;细筛分设备筛分效率低,细破碎机锤头受给料偏流影响,锤头磨损加剧。为了保证装煤,不得不加大细碎锤头与破碎板之间的间隙,导致入炉煤粒度偏差,两段分化严重,给燃烧调整带来一系列问题。
输煤系统的煤斗、溜槽等部位粘煤、堵煤严重,影响正常装煤。
锅炉原煤仓堵煤,给煤机频繁断煤。
给煤机皮带打滑,无出力。
积存在给煤机出口落煤管内的煤被火烧成红色。
锅炉给煤口严重开裂变形。
2.交叉屏幕的转换
为了保证锅炉的燃料粒度要求和机组的长周期运行,提高输煤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单机运行时将输煤系统的双旋细筛机更换为十字筛。
精筛机改造后,运行效果良好。当原煤与煤泥的混合比控制在1:3以下时,混煤可以稳定运行。设备运行良好,筛分效率和粒度控制令人满意。
煤炭装载量可达700多吨。降低了破碎设备的故障率,延长了细碎锤头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输煤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运营精细化管理
为防止输煤系统启动后煤泥堆积在煤斗、#2皮带至#4皮带溜槽内,瞬间造成系统堵煤,采取以下措施:
每次停止煤泥给料前,必须将煤斗内的煤泥拉空。
每次停止给料前15分钟,向料仓中加入原煤。
停止配煤前20分钟,联系维护单位清理#2皮带机头煤管。当系统停止时,必须将导料槽中的煤浆拉出空。
为保证细筛分机和细破碎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停煤后及时联系检修单位清理细筛分机和细破碎机内的积煤。
针对输煤设备堵煤和异常情况,优化系统逻辑,确保输煤系统设备安全。
五、给煤系统优化管理
(1)原煤仓空气枪的优化改造
掺入煤泥前,原煤水分低,原煤仓无堵煤现象,给煤系统运行稳定;煤泥运行后,由于煤泥持水量大、粘度大,经常出现原煤仓掉煤和出口堵煤现象,给煤机运行极不稳定。有时,一侧4台给煤机甚至同时断煤,严重影响机组稳定运行。
通过对原煤仓堵煤的了解,主要问题有:
1.原煤仓安装空气枪存在死角,尤其是锥段,难以有效覆盖。
2.煤仓空瓦斯炮动作顺序不一致。
3.未能实现空气枪的自动控制。
采取措施:
1.在原煤仓容易发生落煤的锥斗段给煤机入口门上安装空气枪。
2.重新梳理原煤仓空气枪的接线,确保其动作顺序自下而上相互一致,实现有效疏通。
3.采集给煤机煤流信号,实现空气枪的自动控制。
加强生产管理:
1.高度重视给煤系统的缺陷,将原煤仓空气枪的缺陷等同于主要辅助设备的缺陷,及时发现和处理,确保缺陷处理质量。
2.如有轻微落煤,低负荷时降低煤仓煤位,停止煤浆掺混,结合空气枪吹扫处理。
3.每年4、5月份彻底清扫原煤仓,防止给煤不畅影响夏季大负荷运行。
4.定期测试原煤仓空气枪,一方面松动上部煤层边角区域;另外,有利于及时发现缺陷,消除缺陷。
(2)落煤管积煤的处理
由于煤泥粘结性高,逐渐堆积在落煤管的转弯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滚雪球,直至堵塞落煤管。堆积的煤被高温气体烘烤后变硬,很难清理。
煤泥被高温烟气加热后容易燃烧,落煤管多次烧红。




落煤管转折处积煤烧红煤管掉落的转折处积煤烧红。
针对给煤机出口落煤管转弯处经常堵塞甚至烧红的问题,在每个落煤管转弯处增加两个空气炮,并根据混合煤泥的干湿程度由PLC定时设定空气炮的动作周期,以保证落煤管内的短时积煤能够及时排空,有效防止落煤管内的煤烧红。
(3)给煤口变形的处理
煤浆粒度细,入炉煤在给煤口燃烧。由于播煤风量不变,给煤口冷却不够,运行温度升高。同时,该区域温度场极不稳定,给煤口开裂变形严重,导致附近的耐磨可塑耐火材料开裂甚至脱落。
给煤口采用整体铸造耐热钢后,无法有效解决膨胀变形问题。


给煤口开裂变形给煤口开裂变形
采取措施:
1.通过现场了解,主要是提前解决燃烧问题,其次是控制相对稳定的温度场。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每根落煤管根部增加两路高压冷却风道进行在线吹扫,气源取自高压流化风母管。运行5个月后,停炉检查,给煤口基本保持不变,开裂变形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4)给煤机皮带打滑的处理
给煤机皮带打滑后,控制台面板显示给煤量不变,参数如下:碎煤侧床温下降,烟气含氧量上升。如果在计时之前发现压力下降,则总给煤量继续增加。
常规的处理方法是维修人员直接扎紧皮带;这导致给煤机计量不准确。
给煤机驱动轮包胶解决皮带打滑问题。

煤泥粒度细,颗粒含量高;持水性强,含水量高;高灰分、低热值、高粘度。由于这些特点,煤泥很难堆放、储存和运输。特别是在储存的时候,它的形状极不稳定,遇水就会失去,干了就会飞起来。结果,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煤炭资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合理利用黏液,扬长避短。首先,系统设备需要改进和优化。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系统运行特点进行精细化管理。这样,煤泥就会变废为宝,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