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中国的锰矿资源(全国最大的锰矿)

中国的锰矿资源(全国最大的锰矿)

中国的锰矿资源(全国最大的锰矿) 中国各地区的锰矿床(三)

不及物动词湖南省对湖南省锰矿的正式勘探始于1951年。截至1991年底,共探明锰矿44处,累计探明A+B+C+D级锰矿储量11613.3万吨,其中A+B+C级7134.3万吨。A+B+C+D级锰矿储量10017.3万吨,其中A+B+C级5668万吨。在44个锰矿区中,大型锰矿2个(民乐、后江桥),中型锰矿9个(湘潭、香桃园、江口、玛瑙山、塘甘山、东相桥、金石、清水塘、木)。全省8个市有锰矿。永州地区有锰矿13处,锰矿储量3147.6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31.42%,居首位;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乐一个矿区,就拥有锰矿2906.4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29.01%,位居第二;湘潭市有8个矿区,锰矿储量1124.9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11.23%,居第三位;益阳地区有3个矿区,拥有锰矿储量1077.6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10.76%,排名第四;邵阳市有6个矿区,锰矿储量975.3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9.74%,居第五位。其他城市锰矿储量很少。1.湖南省锰矿成因类型(1)海相沉积型锰矿储量5609.9万吨,占湖南省总储量的56%,居首位。沉积物分布于下震旦统莲沱组、中奥陶统磨刀溪组和下二叠统党冲组。主要分布在湖南中部和湘西。湘潭型锰矿(如湘潭、民乐、江口)和桃江型锰矿(如湘潭桃园)是这类锰矿的重要工业类型。(2)沉积变质矿床保有锰矿储量448.8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4.48%。该矿床原属湘潭型海相沉积锰矿。由于巍山花岗岩体的侵入,发生接触变质作用,使矿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矿石属黄铜矿-菱锰矿型,含少量锰硅酸盐矿物,具变质结构和条带状构造。典型的矿床是唐甘山。(3)层状(或沉积改造型)铁锰铅锌矿床拥有锰矿储量2541.4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25.37%,居第二位。主要分布在湘南。在中泥盆统棋梓桥组碳酸盐含锰岩系中,具有沉积-改造的特征。原生矿石为方铅矿-菱锰矿型和闪锌矿-锰菱铁矿型,共生伴生多种元素,可综合利用。经过二次氧化,锰明显富集,形成多金属锰矿或铁锰矿。典型矿床有后江桥和玛瑙山。(4)风化矿床保有锰矿储量792.9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7.92%,居第三位。主要分布在湘南。它是丰富锰矿的主要来源。这类矿床是由各种成因类型的锰矿床或含锰岩系的表生风化作用形成的。已知锰产于元古界冷家溪群和板溪群的马底驿组;震旦系莲沱组和陡山沱组;中奥陶世磨刀溪组;泥盆系棋梓桥组和蛇田桥组;石炭系孟珙坳组和湖田组;二叠系党冲组和龙潭组;白垩系玉皇山组和载家坪组。其中,二叠系党冲组含锰岩系风化后形成的单一风化矿床占有重要地位。风化沉积物可分为三个亚类:锰帽型、淋滤型和堆积型。典型锰矿床为城步清远,堆积矿床为东相桥。(5)尚未查明成因类型的矿床有624.3万吨锰矿,占全省总储量的6.23%。锰矿的自然类型可分为氧化锰矿、碳酸锰矿和混合锰矿。氧化锰矿储量1003.3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10.02%,主要赋存于湘南风化矿床中;碳酸锰矿储量6546.6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65.35%,居首位。主要产于湖南中西部的海相沉积矿床和沉积变质矿床中;混合锰矿储量2467.4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24.63%,位居第二。湖南地层铁锰铅锌矿床按品位属于贫锰矿,与铅、锌、铁、金、银、砷等元素共生伴生,可综合利用。氧化锰矿按工业品位可分为三类:富锰矿(Mn34.88%)储量28.9万t,主要产于城步清源锰矿;贫锰矿(Mn26.56%)储量974.4万t,占全省总储量的9.61%,主要产于东相桥锰矿;锰矿储量12万吨。【下一篇】碳酸锰矿石按工业品位也可分为三类:碳酸锰富矿储量1.8万t;碳酸锰贫矿(Mn17%~20%)储量6199.4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61.88%;碳酸锰铁矿石储量为3454万吨。全省锰矿储量利用研究(1)已开采或在建矿区29个,锰矿储量2911.2万t,占全省总储量的29.06%。其中重点矿山5个(湘潭、桃江、塘甘山、东相桥、玛瑙山),锰矿储量2506.1。(2)停采I区,锰矿储量12.6万t,占全省总储量的0.12%。(3)未利用矿区14个,锰矿储量7093.6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70.82%。未开采的矿区中,有三个矿区(民乐、后江桥、江口)将列入八五和十年规划,锰矿储量为6018.5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60.08%。边开采边勘探两个矿区,锰矿储量56.2万t;有一个矿区需要进一步勘探(桃江木鱼山),拥有460.3万吨锰矿,占全省总储量的4.59%;近期难以利用、不宜继续开采的矿区8个,锰矿储量558.6万t,占全省总储量的5.57%。近期仍难以利用的8个矿区中,有5个矿石品位低、有害杂质含量高的矿区,拥有锰矿储量529.7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5.99%。有三个矿区,矿床规模小,矿体分散,经济效益差,锰矿储量28.9万吨。1990年共开采锰矿133.7万吨,为成品锰矿85万吨。开采的锰矿中,国有矿山占51.77%,集团开采占48.23%。开采出的锰矿质量下降,富矿产量下降,锰含量≥30%的占37%,锰含量≥35%的占2.35%。1990年还生产电池用锰矿石粉6800吨,化工用锰矿石粉25000吨。碳酸锰矿粉14.2万吨,富锰渣12万吨,高炉锰铁8万吨,电炉锰铁55万吨,锰硅合金82万吨,含锰生铁5.9万吨,电解锰4500吨。全省44个矿区勘查程度较高。其中,详查矿区14个,锰矿储量5663.1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56.53%;初步勘查区4个,锰矿储量3173.5万吨,占31.68%;14个详查区,锰矿储量882万吨,占8.81%;已调查12个矿区,锰矿储量298.7万t,占2.98%。勘探成果基本反映了湖南省锰矿资源现状。但全省仍有264处锰矿床(点)勘查程度较低,一些老矿区深部、边缘和外围工作不够。从成矿条件分析,湖南省仍有锰矿找矿前景。根据“七五”期间中南地勘局和长沙地质调查院(原607队)新增优质锰矿863万吨和优质富锰矿21.33万吨的情况,今后应继续加强桃江式优质锰矿的找矿工作,并取得新的突破。3.湘潭锰矿湘潭锰矿位于湘潭市雨湖区凌镇,距湘潭市城南14km。矿区包括何伶、青山、黄峰寺和石崇等矿段。矿区锰矿A+B+C+D储量1472.2万吨,其中A+B+C储量1359.7万吨。到1991年底,A+B+C+D级锰矿770.8万吨,其中A+B+C级618.7万吨。全区平均矿石品位:Mn22.99%,TFe2.32%,P0.142%,SiO216.62%,CaO8.61%,m(Mn)/m(Fe)=9.9,m(P)/m(Mn)=0.006,碱度0.37,偏高。各区段锰矿储量和品位见表8和图4。

[下一个]

表8湘潭锰矿区各区段锰矿储量和品位

矿体

神佑储量/万吨

矿石平均品位/%

A+B+C+D

A+B+C

全铁

P

二氧化硅

首席行政官

何伶

1.5

1.5

23.65

2.1

0.12

16.48

8.22

绿色山丘

194.9

143.2

21.44

0.129

17.94

黄凤寺

290.3

211.1

22.71

2.27

0.154

16.19

9.87

石崇

284.1

262.9

18.34

2.89

0.176

17.84

12.66

(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元古界板溪群、震旦系莲沱组、南沱组、陡山沱组、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为下震旦统莲沱组。莲沱组以不整合接触覆盖板溪群绿色板岩,上覆地层为南沱组冰碛。莲沱组分为应时砂岩段和黑色页岩段。碳酸锰矿床位于黑色页岩剖面的下部。含矿岩系自上而下依次为:⑨壳状黑色页岩,含黄铁矿,厚5 ~ 18m⑧片状黑色页岩,含黄铁矿结核,厚5m;⑦透镜状碳酸锰层,0 ~ 2m厚;⑥片状黑色页岩,厚1 ~ 2m⑤夹层碳酸锰层,0 ~ lm厚;④片状黑色页岩,0.2 ~ lm厚;③条带状碳酸锰矿层(主矿层),0.8 ~ 4m厚;②线状黑色页岩,厚1 ~ 2m①应时砂岩,厚9~12m。资料表明,砂岩-页岩-碳酸锰层-页岩反映了海浸的沉积序列,而黑色页岩含锰岩系是半封闭指状海湾浊流沉积的产物。湖南有色勘查局研究了湘潭锰矿田的岩相古地理。根据矿田底板页岩分布广、厚度小、岩性差异大的特点,结合矿物成分的相变,可分为含硫碳质黑色页岩碳酸锰相、泥质黑色页岩含锰硅质灰岩相和砂质页岩含钙硅质岩相。指出每个岩(矿)相代表何伶凹陷、凹陷边缘和谭家仑钱球三个古地理环境的沉积产物。预测何伶凹陷黄峰寺矿段是最理想的深部找矿靶区,白义安矿段(位于仙女山背斜南翼)也具有找矿前景。(2)构造矿区的主要构造是仙山背斜。背斜轴部近东西向,轴部出露板溪群。其北翼地层出露完整,控制了青山、黄峰寺和石崇矿段的分布;由于南翼第四系和第三系的覆盖,地层出露不完全。只看白衣庵矿段。背斜北翼东段发育何伶背斜、严家冲向斜和伏鸾冲向斜,它们控制了何伶矿区的矿层分布。背斜北翼的中段和西段还有次级背斜和向斜,在剖面上形成两个以上的台阶。第一台阶的平台部分和陡坎部分已基本勘探完毕,第二台阶的平台部分也已在黄峰寺矿段进行了评价。这些阶梯状背斜和向斜控制着矿层的产状,尤其影响矿层倾角的变化,从平缓的100°倾角到陡峭的80°倾角。断层十分发育,根据断层走向可分为东西向、西北向和东北向三组。不同矿段的断层发育有差异。走向断层和斜向断层是何伶矿段的主要断层。青山矿段以水平断层为主,其走向一般大于200米,垂直断层间距10 ~ 30米,个别断层的断层间距大于30米。F4断层控制着何伶矿区的南部边界,其走向近东西,倾向南50°,走向长1000米,垂直断距30米,将板溪群推覆在震旦系之上。矿区北部还有一条东西向的逆掩断层,推覆侏罗系以上的老地层——矿区东部的冷水冲断层和矿区西部的梧田断层,这两条断层都是北西向平移的横断层,控制着锰矿区东西两端的边界。【其次】矿体厚度与黑色页岩含矿岩系厚度成正比。含锰岩系厚度大于20m时,主矿体厚度大于1.5m,矿体厚度还与构造有关。褶皱轴增厚,翼变薄,密集断裂带造成无矿带。主矿体由菱锰矿-钙菱锰矿组成。但物质成分发生了变化,从青山段向东,逐渐转变为莲花山地区的含锰白云质灰岩;从石崇段向西,矿体厚度变薄,矿石变贫,以锰方解石为主,在王家塘地区相变为含锰硅质岩,再向西变为谭家仑地区含钙硅质岩。(3)矿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矿石的自然类型有氧化锰矿和碳酸锰矿。氧化锰矿由软锰矿、软锰矿、偏锰矿、应时和粘土矿物组成。它有块状、蜂窝状、葡萄状、肾状等结构。氧化矿是碳酸锰矿石二次氧化形成的,分布于矿体头部和浅部,呈锰帽状。其氧化深度为25~35m。深达50米。矿石已基本开采完毕。碳酸锰矿石由菱锰矿、软锰矿、锰方解石、含锰方解石、应时、玉髓、高岭土、方解石、白云石和重晶石组成。主矿体以菱锰矿-钙菱锰矿为主,占碳酸锰矿物总量的70.7%~94.2%。矿石呈粒状和鲕状结构,菱锰矿或钙菱锰矿的粒度为0.004 ~ 0.013 mm,矿石呈鲕状、夹层状、条带状和块状结构。碳酸锰矿是开发利用的主要锰矿,分布于全区各矿段。碳酸锰矿石品位Mn为8.08% ~ 35.02%,平均为22.99%。锰的品位相对稳定,其变异系数为12.73%~27.73%。(4)矿床类型矿床成因类型为黑色页岩中的海相沉积锰矿。七。四川省对四川省锰矿的正式地质勘探始于1958年。至1991年底,全省共调查勘探出锰矿产区11个(其中黑水县德士沃锰矿未列入《矿产储量表》),累计探明锰矿储量4820.2万吨(不含黑水县德士沃锰矿,下同)。其中A+B+C储量1306.1万吨。扣除开采损失后,现储量为4728.5万吨,其中A+B+C级1214.4万吨,d级3514.1万吨,中锰矿平均品位为21.69%。主要是贫锰矿,储量4647.2万t,占总储量的98.28%;优质富锰矿少,仅81.3万t,占保有储量的1.72%。该省锰矿储量主要集中在六个县。其中,汉源县是“优质富锰矿”,矿石储量81.3万t;秀山县为中高磷锰矿,储量1434.3万t;吴县是高磷高铁贫锰矿,储量2002.7万t;松树县为高磷高铁贫锰矿,储量125万t;黑水县为低磷高铁高硅贫锰矿,储量650万t;城口县高燕是一处高磷低铁锰矿,储量1085.2万吨。储量在2000-2000万吨的中型锰矿床7处,矿石储量4478.5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92.91%。200万吨以下锰矿床4处,储量341.7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7.09%。目前,该省有经济意义的锰矿主要有两类:(1)海相沉积锰矿,是该省最主要的锰矿类型。储量2600.8万t,占全省总储量的55.0%。主要为菱锰矿,锰品位20.53%~31.85%,硅29.68%~21.18%,磷0.052%~0.213%。著名的“轿顶山式优质富锰矿”就属于这种类型。“高燕型”锰矿和“笔架山型”锰矿也属于这一类。这类矿床主要分布在汉源、城口、秀山等县。(2)沉积变质锰矿床主要指“虎牙式”铁锰矿床,储量2127.7万t,占全省总储量的45.0%。矿石以锰铁和菱锰矿为主,贫锰难选,属于高磷高铁低锰矿。锰矿含锰18.27%~25.08%,氧化钙2.98%,氧化镁1.72% ~ 1.28%,烧失量36%~11.25%,一氧化硅17.51% ~ 39.02%,氧化铝38.50% ~ 10.75%。锰矿中铁锰含量为35.34%~37.07%,硅含量为21.93%~23.05%,磷含量为0.20%~0.637%,烧失量为12.35%~18.22%。该类型锰矿主要分布在平武、松潘、黑水三县。【下一篇】八。贵州省大规模的锰矿地质勘探始于1953年。到1991年底,通过普查、详查和勘探,已发现锰矿产区9个矿区(13处)。累计探明锰矿储量为A+B+C+D级9027.3万吨,其中A+B+C级4198.6万吨;扣除历年开采和损失,储量8495.1万吨,其中A+B+C品位3671万吨,D品位4824.1万吨。该省锰矿以原生碳酸锰矿为主,储量8379.8万t,占全省总储量的98.64%,平均品位16% ~ 22%。其次是次生氧化锰矿,储量115.3万t,占全省总储量的1.36%,锰的平均品位为32%。按矿石品位可分为氧化富锰矿,储量13.4万t,占全省储量的0.16%;氧化锰矿101.9万吨,占全省储量的1.2%;碳酸锰矿6760.7万吨,占全省储量的79.58%;含锰石灰岩储量1619.1万吨,占全省储量的19.06%。锰矿储量分布在4个市(县)、9个矿区(13处)。主要分布在黔北四个矿区(七处),储量4166.5万t,占全省储量的49.04%。其中遵义市3个矿区(5处)储量3947.4万t,占全省储量的46.47%,遵义县1个矿区(2处)储量219.1万t,占全省储量的2.58%;黔东北铜仁地区松桃县有3个矿区(4处),储量4315.2万t,占全省储量的50.8%;是第二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的两个矿区(两处),储量13.4万t,占全省储量的0.16%。锰矿储量2000万吨以上的大型锰矿床1处(3处),拥有储量3292.6万吨,占全省储量的38.6%;5(7)200 ~ 2000万吨中型锰矿床,储量5003.9万吨,占全省储量的58.90%;200万吨以下的小型锰矿有3处(3处),储量198.6万吨,占全省储量的2.34%。九个已探明的锰矿床(13个地点)是海-浅海沉积锰矿床。遵义锰矿铜锣井矿区除伴生黄铁矿(554.7万t)外,其余均为单一锰矿。有两种具有经济意义的锰矿。1.遵义型锰矿是指产于黔北上二叠统龙潭组底部的贫锰矿。矿石以低磷高铁酸性碳酸锰矿为主,是该省最主要的锰矿类型。已探明矿床4处(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处),探明储量4643.6万t,保有储量4166.5万t,占全省保有储量的49.05%,其中以碳酸锰矿为主,保有储量4064.6万t,近地表氧化锰矿101.9万t,目前已完成铜锣井矿区(铜锣井, 遵义锰矿长沟、沙坝)和遵义县团溪锰矿,遵义锰矿沙坝矿、团溪锰矿已完成开采。 2.桃江型锰矿是指产于铜仁地区松桃县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下震旦统大塘坡组下部地层中的锰矿。矿石主要是高磷低铁的碳酸锰矿。除大塘坡矿区铁矿平坦段初步勘探和松涛锰矿开采完成外,其余均处于详查或探矿阶段。该类锰矿储量4328.6万t,占全省储量的50.95%,其中以松桃原生碳酸锰矿为主,储量4315.2万t,占全省储量的50.80%。从江县地表附近有次生氧化锰矿体。贵州省储量中,有2处(5处)锰矿达到勘查水平,储量3511.7万t,占全省储量的41.34%;达到详查水平的锰矿床4处(5处),储量4784.8万t,占全省储量的56.32%;达到普查级别的锰矿床3处(3处),储量198.6万t,占全省储量的2.34%。贵州省锰矿资源丰富,探明储量仅次于广西和湖南,居全国第三位。根据现有资料分析,该区仍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今后,一些老矿区如铜锣井、羊里张、铁坪坪等。以及贵州西部,仍可进一步扩大并发现新的锰矿床。九。云南省锰矿地质勘探始于1956年。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是该省锰矿勘查开发的重要时期。到1991年底,全省已调查或勘探的锰矿区有20个。按矿物组合划分,有12个锰矿产区和8个单矿物和主矿物共生矿区。累计探明可开采(表内)锰矿储量4054.7万吨,其中A+B+C级2220.4万吨,D级1834.3万吨;扣除多年开采损失,储量3678.1万吨,其中A+B-kC级1880万吨,D级1798.1万吨。该省锰矿产区相对集中,富矿比例大,化工用锰排放量居全国首位。目前,富锰矿储量1396.28万t,占总储量的37.96%;锰排放量为68.9万t,占总储量的1.87%;优质锰矿841.44万t,占总储量的22.89%;贫锰矿1294.1万吨,占总储量的35.18%;锰铁矿石和未分化矿石储量很少,只有77.38万t,占总储量的2.10%。与个旧砂锡矿相关的资产负债表外锰结核储量为7050万吨。【下一步】全省锰矿储量分布在10个县(市),主要集中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储量1793.5万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储量1161.5万吨。两个自治州共有锰矿床9处,总储量2954.5万吨,占全省储量的800%。曲靖、大理白族自治州有三处锰矿,总储量723.6万t,占全省储量的19.67%。锰矿床规模,探明储量2000-2000万吨的中型矿床较多,储量3772.5万吨,占全省总探明量的93.04%,5个小型矿床,储量282.2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6.96%。目前,具有经济开发意义的锰矿主要有三种类型。1.海相沉积锰矿该类型锰矿是全省最主要的工业锰矿类型,储量3331.7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90.58%。主要锰矿床为中三叠统法郎组、上三叠统松圭组和下二叠统茅口组。根据含矿岩系和锰矿床特征,可分为三个亚类:(1)产于泥岩-粉砂岩建造中的锰矿床,分布于滇东南斗南、老屋、燕子角一带。原生锰矿由钙质氧化锰和碳酸盐锰矿组成,前者以褐色锰矿为特征,后者包括钙菱锰矿和锰方解石。矿石为细骨料、鲕状、豆状结构。在地表附近有二次氧化锰沉积。这类锰矿主要富含锰矿和优质锰矿,多为低磷低铁自熔碱性矿石。(2)产于碳酸盐建造中的锰矿床,产于鹿寨等地。鹿寨矿区矿石中的含锰矿物主要是软锰矿和软锰矿,其次是偏锰酸盐,极少有黑锰矿和黑菱镁矿。工业锰矿主要是中高磷、低铁含量的酸碱性氧化锰矿(矿区内未发现原生锰矿),可作为低磷、富锰精矿的冶金用锰。(3)产于硅质碳酸盐建造中的锰矿主要分布在鹤庆和宣威格学地区。鹤庆小天井锰矿,原生锰矿主要由菱锰矿组成,含少量钙菱锰矿和黑锰矿。属于低磷低铁自熔碱性优质钡镁锰矿,是一种中磷低铁自熔贫矿和锰矿。原生矿石推测为含锰碳酸盐岩或含锰石灰岩。2.沉积变质锰矿床。该类锰矿储量329.1万t,占全省储量的8.95%。类锰矿床是在原沉积锰矿的基础上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石矿物变化明显,但其产状、形态和沉积地层变化不大。仙平台矿区原生氧化锰矿受燕山期花岗岩侵入的影响,导致原生沉积菱锰矿变质为锰含量为25%~30%的低价黑锰矿、褐锰矿和黑钨矿。在青后子坡锰矿,菱锰矿的原生矿床给人以锰榴石产于脉状、块状和微晶菱锰矿集合体是球晶菱锰矿的假象。产于前震旦纪梅当组(马坝岭)的锰矿与上述矿床相似,但锰矿质量较差。3.风化锰矿床。该类锰矿储量17.3万t,占全省储量的0.47%。该类矿床产于第四系松散地层中,堆积有锰结核(麻栗坡),属低磷高铁矿石,平均含锰20.42%。白田台锰矿的局部矿体也属于这种类型。它产于第四纪崩积层中,有透镜状、囊状和鸡窝状的软锰矿,其次是软锰矿和一些残余的软锰矿和黑锰矿。锰含量为30%~40%,碱度低于0.5。属于酸性锰矿。鹤庆锰矿区:鹤庆锰矿区位于鹤庆县城西南6公里处,距登(川)河(青)公路3公里,南距大理市160公里,与滇青公路相连。图5。该锰矿是我国优质富锰矿的主要生产基地。矿区累计探明储量292.1万吨,其中A+B+C级储量113.3万吨,D级储量17.8万吨,截止1991年底,储量281.7万吨,其中A+B+C级储量102.9万吨,D级储量178.8万吨,此外,近几年在小天井-五军山已发现C+D级储量53.84万吨,未进入[下一个]

鹤庆锰矿区矿石工业主要类型为低磷、低铁、低硅自熔性富锰矿和低磷、高铁、低硅自熔性贫锰矿。①地层矿区包括小天井和后鱼坡-五军山矿区,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中、上三叠统,其次为下三叠统。除T2b(北衙组)飞来峰保留在原构造层上外,其余三叠系地层近东西向平行分布。在矿区东西麻池附近,古近系红层露头与三叠纪地层不整合。含矿地层为三叠系松圭组(T3sh),为一套海-陆-海相碎屑岩、泥质岩夹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含锰硅质岩,总厚699.11 ~ 1254.85米,鹤庆锰矿产于该组中上部。含锰岩系主要为T3sh3-2硅质岩、硅质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夹粉砂质泥岩,主要分布在小天井向斜的核部,偶有出现在猴子坡-五军山带。岩性自上而下为:薄-中厚层状钙质粉砂质泥岩,厚4.53米。薄硅质灰岩,厚6.49米。薄泥质粉砂岩,含薄泥质层,厚38.36米。泥岩夹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薄层,6线东段变为灰岩夹泥岩,厚50.69米;含铁硅质岩、硅质砾岩灰岩,厚12.06米;薄层含钙泥岩夹不同数量的灰岩角砾岩;6线东段变为薄层泥灰岩夹灰岩,厚35.40米;薄层硅质岩夹白云质灰岩、硅质灰岩,夹泥岩条带锰矿层,上部为层状角砾菱锰矿-蜡硅锰矿层;中部为一薄层含锰灰岩夹蜡硅锰矿、蛇纹石夹灰粉色硅质岩;下部为层状不规则条带状块状菱锰矿-黑锰矿矿床,厚6.34米,矿体底板由薄层灰岩、含锰灰岩夹泥岩、含砾泥仓和泥灰岩组成。岩性变化较大,西部为砾质泥岩-砾质灰岩,东部为薄层灰岩、锰质灰岩夹泥岩,厚度5.23m[下] ②构造矿区位于扬子板块西部被动大陆边缘的盐源-丽江陆架褶皱带。该区为近东西向构造,对含锰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消亡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其次是南北向、西北向和东北向构造。小天井向斜严格控制小天井矿床产出。向斜近垂直,轴向295度,向斜长1150米。宽150 ~ 420米,岩芯为顶部T3sh3-2钙质粉砂质泥岩。两翼含锰碳酸盐岩-硅质岩等。小天井矿主要分布在南浔向斜。本区断裂构造主要是一组近东西走向、倾向北的逆掩断层,控制着矿床边界和矿体分布。有汝南邵断裂带、猴子坡-五军山断裂带和大都铺-芒矿厂断裂带。汝南邵断裂带位于矿区北部,主要由两条平行的东西向断裂组成,延伸15公里以上,倾向北北北北东向,倾角35° ~ 60°,上缓下陡,断裂带宽5~30m。其前缘形成一系列构造块体,控制着含矿地层的分布和矿段的北界。猴子坡-五军山断裂位于矿区中部,是汝南邵断裂的衍生物,东西长3.5公里,倾向北北东向,倾角38° ~ 55°,缓倾角和陡倾角,断裂带宽5~20m。猴子坡-五军山矿床主要产于该断层下盘,部分产于破碎带。南北向构造以五军山-猴子坡断裂构造和猴子坡一个小院内多条短轴褶皱发育为特征,为小型次生控矿构造。③矿床地质特征:主要矿体为小天井ⅰ号矿体,其次为猴子坡ⅰ号矿体和五军山ⅳ号矿体。根据沉积构造的组成和生物化石的特征,锰矿床可细分为6层,自上而下为:灰-浅灰色菱锰矿和含锰灰岩,中上部有多个鲍玛粒序,每层厚10~20cm。暗色假角砾岩锰矿层,角砾岩以软锰矿为主,其次为层状软锰矿,基质呈紫褐色,由富锰基质胶结。中层可见泥火山枕球等液化成岩构造,底层可见清晰的载荷模式。红-灰白色带状菱锰矿-软锰矿层。贫锰硅质夹层,下部为红色碧玉,中上部为石灰岩条带状硅质岩和砂质硅质岩,硅质岩中常见圆形和长方形放射虫化石,“半粒状”沉积构造。浅玫瑰色灰白色条带(层状菱锰矿层),具尖锐的棱柱状同生褶皱变形,局部具同生滑动节理。灰色、紫褐色块状多相富锰矿床,MnO含量69%,是碳酸锰、硅酸锰和氧化锰的混合矿石。④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该区锰矿体由小天井、猴子坡、猴子箐、咱角箐、五军山和无名地组成。其中东端的小天井矿体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矿层保存最完整。西段的猴子坡1号矿体规模仅次于小天井1号矿体。小天井1号矿体是小天井矿体的主要矿体,赋存于T3sh3-2下部的薄层硅质钙质岩、中厚层状灰岩、砾石泥岩及钙质角砾岩中。大部分矿体埋藏在地下,地表仅在0线2590m标高采场附近出露。矿体被后期的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切割成5段。矿体控制长度830米,宽度95 ~ 267米,展布方向295°,呈鱼形。12线东部矿体厚度相对稳定,中部厚度较大(5.39~17.20m),由北向南变薄(1.07~2.67m),而12线西部矿体厚度变化剧烈。⑤矿石物质组成和结构矿石的自然类型可分为:原生碳酸锰矿:分布于地表100 m以下和浅部。矿石致密,以原生菱锰矿为主,其次为钙菱锰矿,少量软锰矿、黑锰矿、菱铁矿、方解石和白云石。它具有条纹状、带状、层状和块状结构。氧化锰矿:分布于地表和浅部,由软锰矿、软锰矿、恩苏塔矿、褐锰矿、黑锰矿、软锰矿、赤铁矿、磁铁矿方解石、蛇纹石、应时等组成。结构疏松多孔,比重小,有块状、凝胶状、角状、蜂窝状、土状、葡萄状等结构。矿石的主要矿物特征为菱锰矿,含锰量为45.07%,原生矿石中菱锰矿的单一矿物占90%以上,矿物粒度为0.011 ~ 0.32 mm。含蜡硅锰矿石产于原生矿石或半氧化矿石中,粒度为0.02~0.2Btam。锰锰矿产于菱锰矿中,呈粒状集合体,或与硬锰矿形成浸染状斑点状结构,粒度为0.003苏塔矿为次生氧化锰矿,粒度为0.001 ~ 0.02 mm,硫锰矿为次生氧化锰矿,具有胶体隐晶质和隐晶结构。软锰矿的粒度为0.02~0.83毫米,常与软锰矿、锰锰矿、软锰矿共生。软锰矿与软锰矿、锰锰矿和软锰矿共存。⑥矿床类型矿床类型为硅质碳酸盐建造下的海相沉积矿床。近年有人认为属于海底火山喷流(液)-热液沉积-改造型富锰矿床。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汞矿的作用(汞原矿图片)

上一篇:最新钨矿行情(钨矿未来前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