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象州县妙皇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探讨(象州大明矿业) 广西象州县黄淼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探讨:广西象州县黄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广西大瑶山西侧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为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本文主要论述了矿体特征和构造控矿作用,提出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以期在广西大瑶山西侧多金属成矿带中进一步发现该类型矿床。 (1)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受断裂控制,断裂是矿液运移的通道。一般认为矿液来自深部或与岩体有关,但前人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泥盆统。 孙[9]在广西铅锌矿矿源层研究中发现广西泥盆系具有较高的Pb、Zn背景值,初步认为广西泥盆系为铅锌矿矿源层。、袁等人[9 -12]在对西大瑶山成矿带一系列铜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研究中发现,该成矿带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泥盆统。测定了该成矿带13个铅同位素样品的年龄,其中9个样品为329 ~ 378 Ma(相当于下泥盆统),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泥盆统。 (2)成矿的热力学条件:矿区无岩浆岩出露,但有形成热液的热力学条件。推测成矿的热力学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①深部隐伏岩体;②区域性深大断裂的迁移。 首先,矿区深部和外围有形成热液的热源,最明显的特征是矿区东部的田然温泉,其温度高于70 & deg说明该区深部仍有大量热能,推测深部存在隐伏岩体。此外,矿区ZK17306水文钻孔的承压水温度为30℃ ~ 32℃,高于正常值,也说明矿区深部存在形成热液的热源;其次,东乡在矿区东部发育& mdash区域性永福深大断裂能提供大能量;矿区内断裂发育,具有良好的热液运移和循环通道,为热液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热液在断层和裂隙中反复循环渗透,溶解和提取铁、铜、铅、锌等亲硫元素。热液流体携带矿液沿断层和裂隙运移上升,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矿石。 (3)控制矿化富集的地质因素:矿床后期被含矿热液进一步富集,最终形成工业矿床(图2)。 该阶段控制矿化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是重结晶作用、叠加作用和富集作用,原矿破碎后再次充填胶结。 矿石自结晶结构、闪锌矿具纤锌矿结构表明存在重结晶作用、方铅矿夹闪锌矿和铜矿、方铅矿嵌闪锌矿等特征表明叠加富集,破碎矿石和矿液再充填胶结形成的弱溶解边等结构特征均表明后期转化富集的存在和重要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浅谈施工监理过程中脚手架的安全控制
上一篇:扩刷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