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金为黄色,极细的金粉为黑色,金的胶状溶液呈红色、蓝色或紫色。首饰中的金含量常用K表示,纯金为24K。金的延展性极好,可制成金箔或拉成细丝。金的电导率仅次于银和铜,热导率为银的74%。金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从室温到高温,一般不氧化。金不溶于一般的酸和碱,但可溶于王水,也可溶于碱金属氰化物溶液。此外,酸性的硫脲溶液、溴的溶液、沸腾着的氯化铁溶液,有氧存在的钾、钠、钙、镁的硫代硫酸盐溶液等能很好地溶解金。碱金属的硫化物能腐蚀金,生成可溶性硫化金。
金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有少量的金碲化物。迄今为止,已发现近20种金矿物,可分为天然元素、天然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锑化物等。最常见的是金和碲化物的自然元素,主要是自然金(含金>:80%)和银金矿(含金50%)。在自然界中,金常与银共生,与黄铁矿、方铅矿、毒砂、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辉钼矿等矿物关系密切,并常与之伴生。
含金3克/吨以上的脉状矿石是可回收的金矿石,通常通过选矿富集,然后用氰化法提取。或者先用重选混汞提取游离金,再用氰化法进一步提取金;也可不经选矿直接氰化提取。用重选法从砂矿中选出精矿,冶炼提取金;或通过重力分离和汞混合方法提取。提取金(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使用含金50克/吨以上的精矿或含金30克/吨左右的块矿作为冶炼铜和铅的配料。在冶炼过程中,金(银)富集在阳极泥中,然后被回收。
黄金主要用作装饰品和货币储备。它还可以用作红外线的反射表面、陶瓷和玻璃的着色剂以及牙科材料。在电子、航空、[/k0/]等行业,黄金可用作表面涂层和焊料,精密仪器的零件或涂层,以及电触头、插座、继电器和高压开关。金的放射性同位素[198]Au在医学治疗中被用作示踪原子。
中国的黄金资源主要由岩金、砂金和伴生(共)金组成,其中以岩金为主。在我国东部地区,金矿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砂金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东北缘。mainland China三大深大断裂系统控制了岩金矿床的总体分布格局,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密集区是伴生(共)金矿的主要产地。中国的黄金资源有以下特点:
(1)矿床类型多,世界级大型矿床少。中国金矿床类型众多,金矿床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应时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花岗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铁帽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细粒浸染型等。其中,主要产于破碎带蚀变岩型、应时脉型和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约占黄金总储量的94%。
虽然我国金矿床类型多,找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南非兰德型、前苏联穆伦陶型、美国霍姆斯塔克和卡林型、加拿大霍姆洛型、日本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火山岩型等超大型金矿床。
(2)大型和超大型金矿床少,中小型金矿床多。根据& ldquo八& rdquo根据期间合同勘探的最终完成情况,仅发现9.58%的大型和超大型矿床、24.55%的中型矿床和65.87%的小型矿床。可见,就我国金矿床的数量而言,中小型矿床占绝对多数,大型矿床很少,尤其是储量在50吨以上的岩金矿床。& ldquo七& rdquo此前只勘探了焦家、新城、三山岛、团结沟、金厂峪。& ldquo七& rdquo以后只探索金山,镇远,47.52号玲珑,东平,东创。其中,焦家金矿补充勘探后总储量将达到130吨,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级岩金矿床。
(3)资源分布广泛,储量相对集中。据统计,中国有1000多个县(旗)拥有黄金资源,但已探明的黄金储量相对集中在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占总储量的75%以上,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的储量占岩金储量的46%以上。其他储量超过100吨的省(区)还有辽宁、吉林、湖北、贵州、云南。砂金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占27.7%,其次是四川,占21.8%。这两个省合起来几乎占了砂金储量的一半。
(4)金矿富矿少,中品位多,品位变化大,贫富悬殊大。根据1996年黄金工业统计年鉴,我国岩金和砂金的开采品位分别为4.14g/t和0.169g/m3。在岩金矿中
(5)伴生金储量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伴生金储量占全国黄金总储量的27.9%,大部分来自铜矿,少量来自铅锌矿,主要集中在江西、甘肃、安徽、湖北、湖南。五省约占伴生金储量的67%,其中江西居首位。伴生金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其储量占世界伴生金的平均水平以上。因此,伴生金是中国金矿资源的一大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