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使用磷肥的作用(磷肥和氮肥的使用方法)

使用磷肥的作用(磷肥和氮肥的使用方法)

使用磷肥的作用(磷肥和氮肥的使用方法) 磷肥的施用技术是怎样的?

磷肥的肥效在不同的作物和土壤中差异很大。每公斤五氧化二磷(以过磷酸钙为例),有的能增产粮食8公斤以上,有的不到4公斤。土壤磷的积累也不同。这与磷肥的施用技术有关,主要包括:磷肥的适宜用量,磷肥的合理分配,磷肥的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一、磷肥的适宜用量

磷肥的特性与氮肥不同:在土壤中流动性差,易固定,当季利用率低,后效大。这些特性对磷肥的适宜用量有很大影响。

(一)磷肥用量对肥效的影响。磷肥用量对其当季肥效、利用率和后效有很大影响,叙述如下。

磷肥用量越大,当季肥效越低。下表1是80年代全国化肥试验网对小麦、玉米、水稻肥效试验结果的统计。在施足氮肥或氮钾肥的基础上,每667平方米磷肥(P2O5)施用量小于3公斤。与大宇的9公斤相比,每公斤磷肥的增产效果是小麦的2.7倍,玉米的4倍。这就是施肥中的“收益递减”现象。为了兼顾产量和最大纯收益,根据目前的粮食和化肥价格,缺磷土壤上大多数小麦或玉米每667m2施4 ~ 8kg磷肥(P2O5)。近年来,我国南方稻田磷素积累量高,但肥效低。每667平方米只需施3 ~ 5公斤磷肥(P2O5)。在此施磷水平下,平均每公斤磷肥(P2O5)可增产粮食6 ~ 10kg,经济效益良好。

表1当季磷肥(P2O5)用量对肥效的影响(单位:kg)

测试次数

提高每公斤磷肥(P2O5)的粮食产量

67米2

剂量< 3

67 m2用量3 ~ 4.5

67 m2,用量4.5 ~ 6

67 m2,剂量6 ~ 7.5

67 m2,用量7.5 ~ 9

67米2

剂量> 9

小麦1260

玉米629

大米829

11.4

17.3

5.1

9.3

10.2

5.4

7.3

9.8

3.1

5.9

6.4

5.5

6.6

4.3

4.3

磷肥用量越高,当季利用率越低。下表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分别在河北省和吉林省进行的磷肥利用率试验结果。与每667平方米48公斤小麦磷肥相比,后者是前者的12倍,利用率只有1/6左右。玉米磷肥用量增加,但利用率也降低。目前我国粮食作物磷肥(P2O5)用量多为4 ~ 8kg/667m2,当季一般利用率为10% ~ 20%。磷肥用量对当季肥效和利用率的影响趋势往往是一致的,但有时是不同的。比如农作物长势狂野,枝叶旺盛,肥料利用率可能不低,但果实少,肥效不高。

表2磷肥(P2O5)用量对当季利用率的影响

项目

小麦

白纬玲

磷肥用量(公斤/667平方米)

利用率(%)

12.2

8.2

16

2.9

48

2.1

25.3

21.9

20.8

10

19.8

磷肥用得越多,后效越长。1980年至1993年,位于河北省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结果如下:1 .每667平方米一次性施用磷肥(p2o 5)24公斤和48公斤,当季小麦分别增产21.7%和20.7%,差异不大;未来11年,不再施磷肥仍有很大后效,平均分别增产16.2%和20.8%。最近两年又施了磷肥,产量很快接近常年施磷的水平。2.小麦季每年施用4 kg和8 kg磷肥(P2O5)后,土壤有效磷(P)含量由试验前的5 mg/kg增加到7年后的8 mg/kg。以上结果表明,磷肥当季利用率较低,但有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磷肥用量越大,后效越长。结果还表明,磷肥一次用量很大,但省工,但不如磷肥平均每年或隔年施用。

(二)磷肥用量因土壤和作物而异。我国提倡因土施磷,缺磷严重的地块多施磷,一般作物少施。具体方法如下。

1.在其他生产要素相同的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磷肥肥效呈负相关,可作为指导合理施用磷肥的主要依据。下表3是对粮食作物大量磷肥试验的粗略统计。缺磷土壤磷肥(P2O5)用量多为4 ~ 8kg。缺磷严重的土壤多为低产田,如冷浸田、盐碱地、沙土、新开垦地等。这些地块有效磷含量较低,但产量和施氮量不高,磷肥用量不宜过多。农家肥少,产量或施氮量高的,按表中磷肥用量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表3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磷肥用量的关系

级别

土壤有效磷

(磷,毫克/千克)

每公斤磷肥

提高产量

磷肥(五氧化二磷)

67平方米用量

严重缺磷

磷缺乏

高磷含量

富含磷

<5

5~10

10~15

>15

>10

6 ~ 10公斤

小于6千克

一般不增产。

6 ~ 9公斤

4 ~ 7公斤

小于4千克

暂时不适用

注:土壤中有效磷的分析采用碳酸氢钠萃取法。因P × 2.29 = P2O5× 1以上土壤而定磷肥用量的方法简单易行,与需肥量相差不大。但在指导磷肥施用时,只能作为参考,要根据具体地块、不同作物灵活掌握。如黑龙江等寒冷地区,部分地块有效磷(P)达到15 ~ 20 mg/kg,施用磷肥往往有较好的肥效。还有经济作物,如菜园有效磷(P)超过P)20 mg/kg,需施磷肥。磷肥用量还受氮肥或氮钾肥用量的影响:在高、高、中、低土壤肥力中,如果氮肥用量设为1,粮食作物氮肥(N)与磷肥(P2O5)的合理配比分别为1: 0 ~ 0.3、1: 0.3、1: 0.5和1:1;缺钾地块也要施钾肥,每667m2施4 ~ 6kg钾肥(K2O),做到平衡施肥。

2.因为作物施磷,有些作物对磷的需求量大,反应敏感,所以施磷肥效果好。作物对磷的敏感性一般顺序为:豆科作物(包括绿肥)、糖料作物、小麦、棉花、杂粮(玉米、高粱、谷子)、早稻、晚稻。因此,在同等土壤肥力下,磷肥应主要施于磷敏感作物。

根据当地试验结果,一般缺磷土壤中几种主要作物的磷肥(P2O5)适宜用量为:马铃薯、棉花每667 m2 4-6kg,花生、大豆、油菜、黄麻、茶园3-5kg,西瓜、烟草2-4kg,甘蔗6-8kg,苹果、香蕉、柑桔、荔枝0.2。经济作物种类多,产品质量要求高,尤其是多年生果树,合理施肥难度大。目前,经济作物磷肥和其他肥料的适宜用量正在深入研究。

磷肥的适宜用量和氮肥一样,可以用“养分平衡法”、“测土配方施肥法”、“肥效函数法”的公式来确定,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根据磷肥易固定、后效大等特点,以及当地土壤条件,有的应在公式中加入修正系数。

二、磷肥的合理分配

磷肥的分配是施用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分配磷肥品种磷肥按溶解度可分为水溶性、柠檬酸溶性和不溶性磷肥。水溶性磷肥如过磷酸钙、重钙等多分布在石灰性土壤中,磷没有被土壤严重固定,容易被作物吸收。如果施用等量磷的柠檬酸可溶性磷肥,其肥效仅为前者的70% ~ 90%。土壤严重缺磷,肥效越低。

镁磷肥、磷酸氢钙等柠檬酸可溶性磷肥常用于酸性土壤,尤其是南方水稻田,易溶解,被铁、铝固定的磷较少。酸性水稻田柠檬酸可溶性磷肥的肥效有时优于水溶性磷肥。

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施于石灰性土壤或生长期短的作物,肥效微乎其微。应主要用于酸性较强的土壤和吸收难溶性磷能力较强的作物,如油菜、荞麦、萝卜、大麻、苜蓿等。此外,果树、茶树、橡胶树和一些多年生经济作物根系发达,用难溶性磷肥作基肥也有效果。

(2)作物轮作中磷肥的合理分配有很大的后效,不同作物对磷肥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作物轮作中合理分配磷肥可以提高缺磷土壤的增产效果。

1.稻-稻连作由于早稻生产期温度低,土壤供磷能力弱。磷肥主要用于早稻,晚稻施用过磷酸钙的肥效只有早稻的39%。但早稻施用过磷酸钙后,对晚稻仍有明显后效,相当于晚稻施用磷肥增产50%左右。因此,在缺磷的稻田中,磷肥在早稻和晚稻之间的分配比例约为2:1。在磷不太缺乏的水田里,早稻可以全部施磷肥,晚稻可以利用其后效。

2.旱地轮作小麦和豆科作物(包括绿肥)时,磷肥主要用在豆科作物上,少量水溶性磷肥可作为小麦的种肥。由于磷肥能促进豆科根瘤菌固氮,因此具有“以磷增氮”的优势,如图1所示。这不仅可以改善豆科作物的磷营养,而且有利于其根瘤的生长发育,增强其固氮能力。

图1“以磷增氮”示意图

冬小麦和玉米(包括其他杂粮)轮作期间,应以冬小麦施磷肥为主。由于冬小麦比杂粮对磷肥更敏感,再加上球后气温低,土壤供磷能力差,施用磷肥可以增强小麦幼苗的抗寒能力,促进早期生长。玉米与豆类间作时,磷肥主要用在豆类作物上,少量磷肥可作为玉米的种肥或前期追肥。

3.水旱轮作中旱地转水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溶液中水溶性磷的绝对量,而且使部分“闭库磷酸铁”减少为“非闭库磷酸铁”,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变水田为旱地则相反。根据上述原因,应做到以下两点:(1)在稻麦或油菜轮作中期,磷肥主要施于小麦或油菜,水稻施磷肥;(2)双季稻-绿肥或其他旱作物轮作时,磷肥主要用在绿肥等旱作物上;早稻水温低,不利于绿肥分解,应施少量水溶性磷肥,避免出现“僵苗”现象。晚稻可根据前茬作物生长情况补施或不补施磷肥。三种作物磷肥用量比例为4: 2: 1。

4.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轮作以棉花、烟草和其他经济作物为例。在棉花-小麦-绿肥轮作中,磷肥的合理分配是“绿肥重施,小麦次之,棉花轻施”;一年两次棉麦套种时,因为小麦播种后温度低,要再施磷肥;在烟粮轮作中,磷肥的合理分配是“烟粮并重”。在以烟草为基础的作物轮作中,烟草对磷的需求往往大于对氮的需求,因此应施用更多的磷肥。冬小麦、大豆或红薯还应轮施一定量的磷肥,有利于各种作物的均衡生产。

总之,磷肥主要用在不同轮作制的豆类、绿肥、秋播和春播作物上,其他作物可以少施或不施,利用前茬作物磷肥的后效。磷肥轮作中,缺磷越严重,增产效果越明显。

三。磷肥的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磷肥容易固定在土壤中,流动性差,不能施在地表。应该集中在作物根部附近,增加作物根部之间接触的机会。磷肥要早施,因为作物营养的关键期大多在苗期。磷肥可用作基肥、种肥或前期追肥。

(1)基肥磷肥作为一年生作物的基肥,应占整个生育期施磷量的70%以上甚至全部。因为磷在作物中的循环率可达吸收量的70% ~ 80%,高于氮。因此,施足基肥既能满足作物苗期对磷的需求,又能避免后期的去肥,保持作物产量“旺而不衰”。基肥的施用方法如下。

1.一年生作物的基肥多是深施或分层施。如粮食作物每667m2缺磷土壤施用磷肥(p2o 5)4 ~ 8kg,即30 ~ 60kg过磷酸钙或8 ~ 16kg重钙。施磷肥时,如有结块,应先破碎过筛,然后在翻耕前均匀撒在田面上,与农家肥等化肥一起翻耕入土中。

在缺磷严重的土壤中,磷肥充足时,可以分层施入。每667平方米作物用35-45公斤过磷酸钙和农家肥,撒在田里,然后翻入深层;另将15 ~ 25公斤过磷酸钙撒在地里,耙平整平,立即播种或移栽。磷肥浅施可满足作物苗期需要,磷肥深施可满足作物生长中后期需要。柠檬酸可溶性磷肥也可用于磷肥的深施。

2.多年生作物基肥的应用。50%左右的磷肥作为基肥施于多年生作物。以葡萄、茶树、果树为例:5年生葡萄植株每667平方米产1吨基肥,用磷肥(P2O5)约3 ~ 4公斤、农家肥等化肥深施于密集的根群。茶园3 ~ 5年生基肥,可在距根颈30 ~ 40厘米处开一条宽约15厘米、深20 ~ 25厘米的施肥沟,每667平方米施磷肥(p2o 5)3 ~ 4公斤,与其他肥料一起施入沟内。果树基肥可为幼树开洞或环形沟,深度约15厘米;果实采摘后,成熟的树木在树冠周围挖圆形或长的沟,沟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50-60厘米。每棵幼树基部施磷肥(0.05 ~ 0.1kg公斤,果树施0.2 ~ 0.4公斤,每年磷肥用量的50%左右埋于土壤中。

基础施肥方法的某些内容与氮肥相似。请参考本书第二章氮肥,此处不再赘述。

(2)种肥作物苗期根系较弱,也是磷营养的关键期。水溶性磷肥用作土壤缺磷严重或种子和储磷量小的作物的种肥,如油菜、番茄、苜蓿、谷子等。水溶性磷肥用量虽少,但对苗七苗壮有益。或者在我国北方寒冷山区,当大部分磷肥作为底肥时,春播时用少量水溶性磷肥作为种肥,不仅肥效好,还能防止春播时因深施而影响土壤保墒。整个生育期种肥占磷肥的20% ~ 30%。如果基肥用量少或设施齐备,作为种肥的磷肥用量应适当增加。种肥的施用方法如下。

1.拌种时,每667m2用3 ~ 4kg过磷酸钙,用1 ~ 2倍的细干腐熟农家肥拌匀,或用少量细干土拌匀,再与浸泡后阴干的种子混合,与种子混合,再用其播种。过磷酸钙不能直接和种子混合,否则会烧坏种子;游离酸或水分超标或含有汞、苯、三氯乙醛等对作物有害物质的过磷酸钙,不宜用作种肥。

2.条纹应用、孔应用和点应用。条播小麦、谷子采用条播,条播甘薯、马铃薯采用穴播,条播玉米、高粱、棉花采用点施。磷肥应施在种子下2 ~ 3厘米或侧下方。具体做法:每667平方米用过筛的过磷酸钙10 ~ 15公斤或重钙3 ~ 4公斤,掺入5 ~ 10倍的腐熟农家肥,沿挖好的沟穴均匀施肥,然后播种覆土。如果你使用播种施肥机,会更省力。

3.秋田每667m2肥料使用约20kg过筛过磷酸钙或5kg重钙。苗龄短的品种要轻施。磷肥应撒在秧田上,耙入田面6 ~ 8厘米深,然后播种;对苗长的品种,可在苗田同时施过磷酸钙或重钙和农家肥,磷肥用量可适当增加。

(3)追肥有些作物在生长后期对磷肥也非常敏感。比如棉花在铃期和开花期需要更多的磷肥,大豆在开花结荚期,甘薯在膨大期需要更多的磷肥。因此,基肥不足的间作作物,如果种植化肥,是不能满足作物需要的。磷肥应该追肥。田间试验表明,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旱地3 ~ 4个月,过磷酸钙仅在施肥部位1 ~ 2cm范围内移动,而柠檬酸可溶性磷肥的移动性更小。因此,磷肥追肥集中在靠近根部,增产效果较好。追肥的施用方法如下。

1.旱地追肥一年生作物一般前期追肥好于后期追肥。每667平方米应使用10 ~ 15公斤过筛过磷酸钙或3 ~ 4公斤重钙。晚熟玉米应追施秸秆肥,棉花应追施芽肥,豆类应在开花前的苗期,红薯等作物应在内插后60天左右追施肥料。具体方法与旱地种肥类似。无论是沟施、穴施还是点施,磷肥的肥效都非常显著。因为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可以减少到5% ~ 10%,而被土壤固定的只有20% ~ 40%,比撒施固定的少。而且磷肥多在根部附近,容易被作物吸收。

2.每667平方米用3 ~ 4公斤过筛的过磷酸钙或1公斤左右的重钙和2 ~ 3倍的腐熟农家肥、泥土蘸苗根,拌成糊状。你不能长时间保留它们。

3.用肥料在秧田铲秧时,每667m2用过筛过磷酸钙4 ~ 6kg或重钙1 ~ 2kg,混以农家肥等。,然后再施于秧田。移栽后,幼苗变绿,生长迅速。与蘸秧根一起属于集中施肥法,但不蘸秧根更省力。

4.多年生作物追肥多年生、长势经济作物,因其产量高,需磷多,追肥次数多,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大,应引起重视。具体做法:以春茶为例,可在正式采摘前25天左右进行追肥,1-2年生幼龄茶园按穴丛施,丛生茶园按圆形垄沟或弧形垄沟施,施肥垄沟深度7cm左右。茶树磷肥与春肥、夏肥、秋肥的比例一般为4: 1: 2。

综上所述,磷肥主要作为基肥,基肥施用充分。除多年生作物外,一般不需要施种肥或追肥。在缺磷严重的土壤或磷肥用量低的情况下,可复施种肥,达到用肥少,效果更好的目的。磷肥需要追肥时,要早施。一般来说,磷肥应该施在作物根系附近,而不是地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开矿的步骤(找矿方法与技巧)

上一篇:湖南省郴州市矿产资源概况(株冶集团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