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选矿剂(矿山污水处理药剂) 矿山化学品污染及其复合污染的问题与探讨摘要:预计15年我国矿山化学品年消费量将达百万吨,将成为有毒有害化学品消费第一大国。 有害的eds、pop、PAHs、有机膦等有数百种。,但对它们中的大多数来说,相应的化学品登记制度尚未建立,它们的法规管理、检测标准和对环境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尚未开展。 本文讨论了一些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重金属离子和选矿药剂的复合污染,冶金和选矿过程中大多数气溶胶和矿用药剂不公开其化学成分,逃避环境监测和检测等。 关键词:矿用化学品;萃取剂;污染;复合污染;矿山环境:中国有色金属产量居世界第二。到1999年,全国共有矿山企业28万家,从业人员约1500万人,各类矿石开采量达57.9亿吨。 1995年仅调查18个矿种的164个大矿,结果显示累计固体废物134亿吨,尾矿23亿吨,累计废水排放量14624亿吨,其中选矿废水211亿吨。 有色金属矿山每年排放废水11亿吨,“三废”有200多种。其中,有大量的湿法浸出废渣、上海渣和烟尘。 有含二氧化硫、氟、砷的废气,有含砷、汞、铅、磷、镍、被、锰、铬等有毒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的废水。这三种废物在全国工业部门中也排名第一。 目前,每冶炼一吨金属铜需要200多吨铜矿石。然而,按照露天采矿法,每开采一个it铜矿,将产生2.5t废石。大部分以破碎的细颗粒形式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到细菌和化学氧化作用,导致盐碱化和酸化。遇雨时,大型溞的酸性废水会携带可溶性重金属离子持续污染河流和地下水的源区,成为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同时,矿产资源的利用对环境和生态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表面的、直观的污染问题,如重金属、化合物等,已经成为主要的工业污染问题。 由于资源贫、贫、细、杂、难选,与富矿相比,无论矿石是否脱蚤,尾矿、选矿药剂和废水的排放量都增加。 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有必要对其进行认识和探讨。 1.在大多数国家,矿用化学品的用量是最大的。1985年,仅美国每年使用的矿用化学品就达到70万吨。 据估计,15年后,中国每年使用的矿用化学品将达到100万吨。 与年30万吨环保农药规模相比,矿用化学品用量是农药的3倍。 仅志南地区,每天就有3380多吨选矿药剂进入环境。 矿用化学品主要是指数百种捕收剂、起泡剂、抑制剂、絮凝剂、萃取剂、基质改进剂和提取用稀释剂。 还有一百多种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化合物、硫化氢、磷化氢、氟化物、砷化物、重铬酸盐、硫酸铜、硫酸锌、二硫化碳、二氧化硫、亚硫酸、各种烷基黄药(其中乙基黄药毒性很大)。 类似农药的有机捕收剂和萃取剂有上百种。 还有毒性中等的大型溞萜烯中毒、C4 ~ C8脂肪醇、石化行业重点污染物数百种POPS及其典型代表数百种PAHs通过煤油、柴油、石油硫化物和石油明矾产品成千上万吨进入矿山。 代替苯酚苯胺、吡啶、烃、烯烃、醚、酮、醛和有机硫,以选矿药剂或萃取剂原料的形式进入矿山医药化工生产和矿山环境领域。其中,有15种污染物被列入我国水体优先控制黑名单,包括24种重金属离子。 矿用化学品,尤其是捕收剂、起泡剂、抑制剂和萃取剂,分子中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是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它们都具有表面活性剂造成环境污染的所有特征。它们促进矿井废水中的矿井化学品的乳化、分散和溶解。一方面增加了矿山废水处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矿山废水中油溶性化学物质的残留量和迁移量,造成更大范围的迁移和污染。 二。我国还没有矿山危险化学品环境安全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我国矿山危险化学品环境安全没有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因此,无法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的污染状况和趋势做出科学的评价和预测,也无法对其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 在现有的矿山废水监管中,没有对各种有机化学物质进行检测的项目,而是采用BOD和COD进行监测。 BOD和COD不能反映PAHs等含量低、毒性大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际污染情况。 我国矿用化学品原本用于矿山系统和行业,受行业保护,没有化工商品属性。大多数矿用化学品从设计、评价到使用,在毒性、毒理、暴露剂量、环境风险评估、污染机理、风险特征和防治等方面都没有得到深入研究。 行业评审只评价其选矿性能,所以可以入矿。 一些科研单位研制的产品中PAHs严重超标,项目负责人对此一无所知。 因为矿用化学品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比较低。 我国矿用化学品强调低成本开发和低成本运营,没有开展化学结构和环境毒性的深层次工作。 矿用化学品从设计、生产到使用,从来没有谈过价效比,价效比里从来没有提到环境效益。 药剂价格低,选矿效果差,只好加大药剂用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效益。 在提取剂和稀释剂重点项目中,项目评审在没有对EDS、POPs、PAHs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研究的情况下通过验收,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目前还没有矿用化学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登记制度。 矿用化学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品种、种类、数量和规模不明确。 国内的矿用化学品大多是仿制品,很少有自己的专利、品牌和商标,大多以代号出现。多数矿用化学品不文明,有毒有害化学品种类、含量、使用限量等关键数据不公开。这种做法极其恶劣,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 矿用化学品是化学商品,大多是合成化学品。从质量控制、买卖双方交易到使用,应披露其化学成分和组成,特别是国际、国家和环保限制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以及毒性数据LD50等。 而且LD50的数据计量应该属于国家一级单位进行评价,一些没有这种资质的单位的原有认定应该及时废止。 四、矿山化学品污染是指河流和地下水源区和生态保护区不同于生活污水和城市工业污染。在远离人群的青山绿水中大量使用矿用化学品,掩盖矿用化学品污染。 这些污染迅速将大量1类水源污染为2 ~ 3类水质,污染的绝对值巨大。因为小于4 ~ 5类,不容易引起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重视。 国家忙于治理下游和城区的4 ~ 5类水源,未能重点治理源头。 如果一开始就有矿山污染,国家忙着治理4 ~ 5类水质,然后治理只能达到2 ~ 3类水质。因为矿山污染排在第一位,很难达到一类饮用水的标准。 5.新的问题不断出现。(1)矿山属地化管理后,工业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国家的统一,整体污染问题变成了成千上万个分散的小问题。 本来集中力量治理矿山污染的基础性、深入性工作已经消失,局部分散不利于工业环境问题的整体解决。 (2)矿山化学品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问题 矿山中的捕收剂、抑制剂和萃取剂多为重金属的络合剂或螯合剂。 它们络合有害的重金属,如铜、镉、汞、锰、铅、铬等。,形成复合污染,改变重金属的迁移过程,延长重金属的迁移距离。油溶性复合污染加速了重金属进入生物链的过程。 这种化合物污染会对地球的有机金属化学产生影响,会为有机重金属化合物提供大量的重金属和活性生物,可能增加有毒有害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面积和范围。 (3)近年来,对PM10、PM2.5等有害气溶胶的研究逐渐深入,尤其是PM2.5 PM2.5是空气动力学粒径为2.5μm 空的细颗粒物。有人称之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因为它富含酸性氧化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可直接进入人体肺泡和血液。 在冶金行业,PM10、PM2.5等问题还没有研究,但都存在问题,特别是在重金属冶炼和选矿,PM10、PM2.5等气溶胶。 对PM2.5的研究将是一个新课题,人们应该警惕浮选中是否存在PM2.5,因为在曝气和机械刮泡的浮选过程中,POPs、PAHs等有毒有害矿物加工剂和各种挥发性矿物加工剂容易形成各种粒径的气溶胶。PM2.5一旦形成,它们就很容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应该尽早进行。 (4)很多新技术、新化学品在环境风险评估前就进入矿山和环境,非常危险。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新颖性不能取代环境风险评估。 (5)许多湿法冶金提取剂没有毒性数据,也没有环境风险评估。每年生产1t湿法炼铜要消耗3kg萃取剂和更多稀释剂。 算下来,全世界每年消耗萃取剂一万吨,稀释剂几十万吨。如果你不注意,它们最终会进入环境。 在没有正式的环境评估之前,把湿法冶金说成是一种无污染的新技术还为时过早。 当初,666和多氯联苯(PCBs)随着新技术出现,未经环境风险评估就进入全球环境。迄今为止,它们的有害影响仍未消除。 稀释剂中含有大量的烷基酚(内分泌干扰物)、酮肟、醛肟,以及大量水溶性有机磷如Cyanex272、P-507、P-504,还有大量的POPs和PAHs。 萃余液浸出堆浸矿,大量金属离子浸出后的浸出渣会形成多孔骨架。这些多孔骨架可能会富集萃余液中的有机物,使萃取剂和稀释剂最终进入环境。 (6)中国加入WTO后,矿用药品急需立法。 矿药调幅多为合成化学品,是自然界之外的化合物。在评估对环境的影响之前,进入矿山环境并与世界进行贸易是错误的。 矿用化学品是合成化学品,很多品种可能是潜在的环境污染物。应尽快建立登记制度和风险评估。否则很多国外的矿用化学品可以以新化学品和新技术的名义肆无忌惮地进入中国,还没评估就污染了,为时已晚。 (七)选矿废水进入尾矿坝后,黄药在自然氧化过程中会降解释放出ROH、CS2等有毒物质,形成新的二次污染。 痕量、高毒性重金属离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等。,尾矿坝的自然氧化和退化较多,这些新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这些问题都是首次提出,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呼吁投资和重视环境风险评价等基础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黑龙江省老柞山金矿田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的关系
上一篇:矿石比重测量(测矿石密度)